今天听了一段视频,讲到心急是一种危害很大的负能量。以前的自己可能对这句话不理解,但现在的我也愈发赞同这句话。
心静是一个人的顶级能力,也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智慧。以前的自己是个急性子,做事情也有些急躁,在工作中觉得自己是积极主动的,在生活中觉得自己是珍惜时间,有较强的时间观念,以至于,对不守时的人总会有有些情绪,闹得自己不开心,有时也会给别人带来压力。
特别是在工作中,每一项工作任务都有相应的节奏,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同,那任务排序就不同,不能以自己的标准来面对领导的安排,而要学会审时度势,随机而动,否则,自己就是越着急也得不到理想的效果。
就拿以前的一项工作来说,当时我曾向领导提议过组织相关的培训,因为我发现这是工作的一个重点,但当时的时机并不合适,主要是因为这项任务没有被提到日程上,机缘还没到,靠自己的一己之力是很难出效果的。随后在专家评估后,这个问题凸显出来,被提到整改意见当中,引起领导重视,于是后来的部门负责人开始组织培训,事情顺理成章就完成了。
这件事情,让我深刻认识到时机的重要性,俗话说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占在首位,非人力所能企及。这也告诉我要学会静待时机,不能着急,慢慢来,这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智慧。
现在的我通过心学的学习践行,逐渐对自我有了不断提升的觉察力,自己的一言一行,内心的想法念头都逃不出自我的觉察。哪些事情需要重点对待,哪些事情可以缓缓处理,哪些事情需要从长计议,思想不断成熟,内心也慢慢变得安定踏实,无论遇到什么都不要急不要慌,客观上,着急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带来过重的心理负担,不过度思虑,用冷静的头脑去面对现实生活。
当然,这一点要真正做到不容易,这需要长期的修炼。就比如,工作中我向领导提到的建议是否经过了自己重复的思考,是否到了必要的时候,领导会觉得我是主动思考,还是会认为我多此一举。自己应该多方面考虑,更妥当地提出建议,而不是没有思考清楚就提出,给人想法不成熟的印象。
一个“平”字暗藏着心胸宽广,一个“静”暗藏着云淡风轻,心平能愈三千疾,心静可达万事理。心态平和,身心就会协调,心境静然,可晓万事理。
每一句古语,都有发人省醒的哲理,也是在不同的人生阶段给予我们新的思考。知行合一就是知道做到,理上明,事上做,对这些道理真正的领悟后,才能带来实际行动的改变。
今后在为人处世中要学会冷静,不能情绪用事,客观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要身处问题中被问题折磨,要做问题的解决者,责任的承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