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有出息的孩子不会多,何必让他们的童年那么苦?”
上两周,大家的注意力都在三色集团事件上,各种评论报道喷涌而出,人声鼎沸。热闹了几天,一周之后大都重归平静,或偃旗息鼓,或愤然无奈。
周三,我们的公众号后台推送了一条志愿者招募信息,呼唤有能力、有时间的小伙伴加入我们制作提案,帮助推动中国虐童法律的完善和落实。第一天,就有一百多名来自世界各地,各个职业的小伙伴加入了我们。
所以,作为香港区的代表,这周忙忙碌碌的,空闲的时间都在翻阅法律条文。对于非科班出身的我看得甚是头大,看不到几页便开始打瞌睡。竟也没能找到几宗完整的案例,判决结果都石沉大海。
再看看国内近几年层出不穷的“虐童事件”,持续关注者也是甚少。
深入案件的细节,根据搜狐“舆情观察室”对近5年国内媒体曝光的“虐童事件”的统计,我们会发现,为了让孩子安静、听话,殴打与针扎竟然已经成为最常见的“管教”方式。
我们一心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却没想到孩子还没开始跑,就被某些“老师”打趴在起跑线上!
日本反鸡汤绘本大师五味太郎就曾不无讽刺地说:“将来有出息的孩子不会多,何必让他们的童年那么苦?”
当我们面对三岁的孩子,每天焦虑他/她究竟能学几门外语,会几种乐器,将来上哈佛还是耶鲁时,日本这家幼稚园的孩子却每天在屋顶疯跑,在教室里爬树!
01
这座位于东京都立川市的富士幼稚园(Fuji Kindergarten)是一座椭圆形的两层建筑,周长约183米。椭圆的底层是教室,上层是屋顶,也是跑道,学生可以随时尽情在上面跑跳。椭圆的中间则是镂空的,用来举行活动或者搞种植。
这座幼稚园是日本建筑师夫妻手塚贵晴与手塚由比联手打造的,是他们对“建筑可以改变教育,改变人们的生活”的理念实践。
在他们心中,孩子们接受教育的地方,应该是一个“可以感受到微风、季节变换的地方,一个可以彼此建立人际关系的地方。”
在富士幼稚园里,他们做到了。
这里的教室没有门,自然的微风毫无阻碍地出穿堂而过,抚过孩子的脸庞。
这里的院子里有树,教室里也有树!孩子们和自然一起生长,感受四季。
这里没有“禁止攀爬”的警告,树是自然的一部分,孩子们也是,所以他们理应成为好朋友,彼此亲近。
除了自然的风、自然的树,当然还要有自然的光,和借着光一起透过天窗的好奇又淘气的脸。
这哪里是学校,根本就是孩子们的童话世界里才会出现的超大型树屋!
学校都不必额外组织野餐,因为每天的午餐时间便是沐浴在大自然下的集体野餐时间。
在“树屋”里上课的孩子们原本就满心欢喜,与大自然的亲近给了他们更多积极社交的机会。
之前我们的文章《年轻人,你看起来很「丧」》中就提到过哈佛一项历时75年的研究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才是人生健康、幸福的关键。
手塚夫妇两人也专门设计了增强孩子们人际交往的设施,比如这样的洗手盆:
这样的游乐场兼教室:
这样的童年,在城市里,何尝不是奢侈?
02
看到这里,有人不禁要问了:“看起来是不错,可是他们学什么?完全开放的环境他们怎么能够专心?”
校长说他们的培养重点在多元智能的八个范畴:语言、数理逻辑、空间、音乐、肢体运动、人际沟通、个人内省和大自然观察者。
别的不知道,至少这个幼稚园的孩子每人平均每天的运动量在4000米的跑步量。
而且,他们伴着自然学习,老师的管理方式也顺应他们的自然天性,不去试图控制孩子。
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课堂来参与,感觉无聊或者累了可以在院子里溜达,“反正是个圆形,他们总会回来的”手塚贵晴笑着说。
而且,这里参与课堂的孩子的专注力出奇得高,欢快的奔跑、攀爬消耗了他们过于旺盛的精力,开放的空间让他们习惯了噪音的存在,对自己的接收目标更加明确。
除了宽松、开放的环境,富士幼稚园的文化更鼓励孩子们试错,甚至受伤。这样他们才能意识到危险所在,通过“自省”来认识并学会规避危险。
社会生活本就如此,如果我们对孩子过度保护,给他们提供一个绝对安全无菌的世界,那么我们的孩子将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适应需要自己面对的未来。
放手让他们去大自然里,去跑,去野吧。
跌倒了,谁不是靠自己学会站起来。
©转载请联系本人获取授权
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喜欢请点赞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