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农历八月份我就25岁了,25这个数字对于女性来说似乎是一道坎,25岁之前还是个青春美少女,可25岁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脸上的胶原蛋白开始流失,然后迅速贬值。
大家听到这数字的本能反应就是:“孩子,你结婚了吗?”难道就因为是女孩子,所以25岁必须结婚吗?可我才大学毕业两年,我真的不想这么快结婚。
说出来恐怕很多人会吐槽我,但我真的有自己的schedule:27岁结婚,28岁生孩子。但在结婚前我想先做一件事,那就是写作。不为什么,就是想写。因为我脑海里一直有一个画面:怀着宝宝的我躺在床上,面前一张小书桌,桌上一台笔记本电脑,双手不停地敲键盘。虽然我也不知道脑子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画面,但却时刻提醒着我,开始写作吧。
为什么一定是写作呢?这个还真不知道,就像大家问村上春树为什么会想到要写小说,并成为职业小说家一样,真的不清楚,或许是天意使然吧。
如果非要一些说得过去的理由,那估计是因为我比较内向,不善交际,乐于独处,最大的爱好就是躺在沙发上看书,特别是文学之类的。因为只有书籍才能使我内心平静,畅游书海的那种感觉让我觉得很踏实,很快乐。
我一直觉得写作的前提是大量的阅读,特别是像我这种头脑不灵活,才思不敏捷的人,没有一定的阅读量是真的不可能下笔写文的。
从小家庭条件不好,直到初中才知道有图书馆,借阅室这种东西存在,为了不耽误学习,傻呵呵的连课外书都不知道看(农村出来的孩子,是不是真的很傻)。终于到高中了,以班级的名义可以从阅读室借书,那时候大家都喜欢看《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杂志。人多书少,有时候还来不及看就得还回去了,所以周日就干脆跑到书店去看书,一呆就是半天。高中的放假时间少的可怜,周六还得补课,只有星期天一天时间,看了回来又继续自习。
好不容易熬到大学了,这下可爽了,空闲时间多到可以随便睡觉,重点是学校有一座九层楼的图书馆,想怎么看就怎么看。每次我都去借三四本,不过基本都是文学方面的,我也没办法啊,其他书籍看不进去。平时看,上课也经常在看,因为我对专业课真的不太感冒。
我记得是从三毛的作品开始的,从《梦里花落知多少》、《雨季不再来》、《稻草人日记》、《人生若只初相见》到《撒哈拉沙漠》简直一发不可收拾,她们像打开了我如狼似虎的胃一样,亟待喂饱。于是又相继看了张爱玲,张恨水,林语堂等大家的作品,还有好多外国书籍,不过都记不得他们的名字,因为实在是长了,又容易混淆。
那时候不像现在有那么多平台,也没想过要写作什么的,就喜欢时不时得在空间写点文章,日记本上写写读书笔记,读后感啥的。室友还开玩笑说反正你喜欢写,就去给杂志投稿呗,我始终觉得自己文笔太差,拿不出手,还有就是当时完全没有那方面的意识,觉得看看书就行了,没想太多。
我记得大一那时候流行读经典,我当时正在看《平凡的世界》,就写了一篇读后感,结果没想到老师还把我的文章拿到年级去,就说写的好,可我觉得还好啊。
其实想想从小学到大学,还是写了很多老师觉得好,比较认同的文章。特别是初一那年(我也不知道为啥总是记得这些),第一次月考语文成绩考了全年级第一,作文分数很高,老师还在班上念了我的作文。当时觉得既骄傲又特别不好意思。我这人脸皮特别薄,估计是农村出来的比较害羞的缘故,还深刻的记得第一次上台领奖状时,双腿抖的那叫一个厉害(这么多年了,从没对任何人说过,想想挺丢人的)。
毕业快两年了,经历了分手、丧母、失业等挫折。突然觉得自己不再是那个单纯的孩子了,一个人在出租屋里住了两年,东西坏了自己修、夏天没有空调把凉席铺地上,好不容易睡着了又被热醒,只好去冲凉水,结果一个夏天感冒了几次。由于居住环境太差,老鼠猖獗,为了能睡个安稳觉,跑到菜市场买了老鼠药,结果整晚满屋子老鼠在乱窜,一边吐血一边哀嚎,第一次被吓哭,生怕老鼠跳上床,开着灯手里拿着晾衣杆,战战兢兢地过了一晚。
在那段最灰暗最难熬的时光里,我没钱买书,所以不上班时就跑到书城去看书,那无疑是最幸福的事。一向坚强的我,却因书中作者的相同经历眼泪不止,此时觉得没有什么比文字更能直戳我内心了,也第一次相信文字真的有治愈功能。
后来慢慢开始有了多余的钱,就拿去买书,到现在为止,零零散散总共买了五十多本,它们不仅是我的精神食粮,还是我的零食,不管饿不饿总想往嘴里放。
我曾经写过一篇祭奠我母亲的文章,当我开始写时,我才意识到原来自认为最亲近的人,在我笔下却是如此的陌生,一切都来不及真正懂得。虽然他们就在我身边,却未曾真正深入了解他们,于是便产生了一种恐慌,特别怕错过身边的每一个人。所以我想用文字去记录他们,记录真实存在的人和事,或许这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看见每一个人。
我没有深厚的文学基础,也没有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就是凭着对生活的热爱,对文字的执着,我想为在未来的日子里书籍相伴,有文字相佐。
25岁,我的绚烂人生才刚刚开始,我不惧怕年龄给予我的恐慌,我惧怕的是跟着年龄老去的心和视野。
身边有很多同龄人走入婚姻的殿堂,我既不羡慕也不焦虑,因为没有法律明文规定女生到了25岁必须嫁人,我始终相信那句话:只有该结婚的爱情,没有该结婚的年龄。只是觉得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遵从自己的内心就好。
25岁的我开始想为自己做一件有意义的事,那就是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