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
有人说,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世界。粮食对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不管你是什么肤色,不管男女老少,每个人都要一日三餐,粮食关乎国计民生,关乎每一个个体生命。
中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中国历朝历代都重视土地农耕饭碗问题。老百姓也留下不少农谚,说明土地和粮食的重要性。”人是铁饭是钢””家有余粮心不慌””但得方寸土,留给子孙耕”……中国人的每一次大迁徙,几乎都和土地开发有关。当年的北大荒无数知识青年把青春和热血洒在哪里,开发出今日的”北大仓”,许多军人留在了新疆,为西部人民的吃饭问题奉献了一生。这些都是中国人土地的情节,粮农情怀。
从2004年开始,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三农问题。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让无数人收益,”把饭碗牢牢端在国人手中”这句朴素的话,道出了国人多少往日心酸,多少美好心愿。中央提倡的”光盘行动”,则再一次给每个人的饮食习惯提出忠告,并再一次惊醒世人,虽然现在中国人不存在吃饭问题,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还没有乐观到不珍惜粮食的地步。我们身边尤其是大饭店饭菜浪费触目惊心,足以引起我们每个人思考。每个人都要有危机意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珍惜每一粒粮食,不浪费一口饭菜。
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祖辈父辈忍饥挨饿的历史。不能因为现在粮食多了就高枕无忧。新冠疫情还在世界蔓延,进一步加剧了世界范围的粮荒。中国农民率先全部脱贫摘帽,并克服了自然灾害、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连年取得粮食大丰收,各地的农民丰收节喜获丰收的农民都展示了不同的丰收成果。最近河南一个县的领导亲自下田,帮助农户收秋的新闻上了热搜。让人看了很受启发。当然一些地方的土地长期荒芜无人耕种,许多偏远山村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挣钱,种地的都是一些老人,农民种地卖粮的积极性需要持续鼓励与提高,也是现实存在的客观问题。
民以食为天。居安思危,在世界粮食日到来之际,让我们都能有粮食危机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珍惜盘中每一粒粮食,爱护脚下每一块耕地。为全力宣传世界粮食日,尽到自己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