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书友,大家好,从今天开始,你们将和我一起共读《一无所有,一无所惧:张幼仪传》。本书共8个章节,大家可以根据我拆分的四个主题每天阅读1到3章。建议今天跟着我读完第1章,第1页到第30页,第一个主题点:站在命运的原点,只能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脚步前进。
1
提到张幼仪,人们大多先想到的都是她的前夫徐志摩,她一直顶着"徐志摩妻子"的头衔生活。而这个女人,她曾经是东吴大学优雅的教书先生,也曾担任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副总裁,云裳服装公司总经理。这个曾历经人生沧桑起伏的女人,赢得了时代的认可和尊重,隔着百年时光,仍向我们传递着优雅的智慧和温暖的能量。
让我们徐徐展开历史的画卷,将目光投向1900年。这一年12月29日,张幼仪出生在江苏宝山县一个富裕的家庭里。
张家是当地巨富,祖辈都是救死扶伤的医生。张家先后有12个孩子,8男4女,不过张家习惯性对外宣称,家里有8个孙子。在那个年代,女人的地位是卑微的,是不作数的。这种观念由个人延伸到整个社会,也拉扯了张幼仪的一生。
作为书香门第的闺女,做人的规矩与礼仪道德都是必学之项。从张幼仪小时候开始,张家就以“孝道”教育她,给她灌输各种有关孝道的观念和故事。
讲的是故事,听的却是道理。女子未出阁时,要以父母为天,出嫁从夫后,对待丈夫、公婆要恭敬伺候,不遗余力。这些训诫深深刻在张幼仪的生命里,使她一生都在循规蹈矩地成长,即便多年后世事变迁,她依然没有背弃。
2
生命最奇妙的地方在于,人性看似琢磨不透,但其实一切都有迹可循。每个人在童年时都会形成自己的人生脚本,在这个脚本里,会藏着各位亲人的影子。
封建大家族多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但是张幼仪的父亲一直尽量平衡自己对几个孩子的爱。虽然张幼仪身为女子,又不是长女,但父亲张润之对她的爱并未减少。
有一次,张父外出旅行,归来时为张幼仪带回来一枚玢玉别针,它特别好看。多年后,张幼仪还能忆起那枚别针在阳光下闪耀的光芒,父爱的温暖陪伴她渡过了漫长岁月。
张幼仪的父亲张润之除了是位慈父,更是令人钦佩的名医。他医术精湛,却从不收受贵重钱财,张润之以自己高尚的品德,赢得了当地百姓的爱戴。后来梁实秋评价张幼仪“是一个人人敬重的女人”,也正是因为她遗传了张父的品格。
张幼仪的母亲对父亲总是言听计从,无条件遵从父亲的命令,这种情绪直接影响了张幼仪的婚姻观。她认为,自己的一生就应该被父母安排,就算嫁人了,命运的主动权也不在自己手中,而是在自己的男人手里。
张家一共有8个儿子,哥哥们中,最重视张幼仪的是她的二哥。在二哥眼中,她不是一个只应该相夫教子的女孩,而是一个应该拥有自己想法和感受的个体。张幼仪儿时对外面世界的了解,大多来自她的二哥。
除二哥外,跟张幼仪关系最好的就是四哥。如果她在生活中犯了什么错,或者言行举止有什么不当之处,都是四哥提醒她的。两个哥哥在她以后的生命中,都给予了无尽的关怀,不同的是二哥想让她自由,四哥则希望她回归传统。
3
张幼仪曾经这样评价过自己:“我生在变动的时候,所以我有两副面孔,一副听从旧言论,一副聆听新言论。我有一部分停留在东方,另一部分眺望西方。我具备女生的内在气质,也拥有男性的气概。”她的旧面孔来源于三从四德的礼教束缚;而她的新面孔则来源于读书。
在张父的思想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他始终认为,唯有教育能改变子女的命运。但是,在当时那个男权至上的风气下,女人在家庭中是不算户口的。因此张父虽然重视教育,却只是男孩子的事。
张幼仪不能和哥哥弟弟们一起上课,只能旁听。在旁听的过程中,她意识到读书可以给她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而她以后的经历恰恰证明正是读书改变了她的命运。
张幼仪十二岁时,在报纸上看到苏州第二女子师范学校的招生广告,求学心切的她希望父亲能够答应自己去读书。
张父却认为:“女孩子读不读书无所谓,相夫教子才是女人的正途”。张幼仪不甘心,想尽一切办法说服父亲,如果说,她生命中有过什么抗争,这大概是唯一的一次,并且也是最正确的一次。
最后的结果,张父还是妥协了,同意她去读书。这次胜利让张幼仪雀跃不已。她暗下决心:一定努力学习,成为一名小学教师,教书育人。
此时正值戊戌维新时期,新思想启蒙运动第一次解放了妇女。教育的种子在张幼仪心中萌芽,她怀揣着梦想走出家门走进校园,用全部激情拥抱着新世界。
——————————————————————
1段 A1+A2
2段 A1+A2
3段 A1+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