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文一发,彦蕊说,满满的评判。
确实是。看到这句话,我想到很长的时间以来,我都在训练自己无评价,但是只能在意识层面这样提醒自己,效果是有的,刻意的接纳,已经让我体会到接纳的益处,但也压制了潜藏的评价。遇事先评价,然后预设种种结果,似乎事态的发展只有按照我的设想发展才是对的,这样的模式太久太久了。很多时候都是不自觉的,我甚至认为这是我的判断,我会为了不如我愿的发展而产生各种情绪。
觉察到自己的警觉,防范,然后去放松。也觉察到自己的评判,然后试着放下。我还只能做到尽量打开自己的心去感受。带着这样努力开放的心。我开始了学习。
我发现,要接受一种全新的理念(其实也未必全新,都是相通的,不过是哪一方面更加注重而已。)并没有那么难。讲师讲的全是生活事例,让你从中领悟,气氛层层烘托,慢慢的点出主题,赏识,爱。
任何一种理论都是有背后无数的理论支撑的,正如赏识并非简单的竖起大拇指,王启明老师说,只要在心中竖起大拇指,动作上有没有,说不说出来,都是一样的。而赏识,就是给孩子树立价值感,我重要,我值得。更多的还有,过去的生活里,太多的人,包括我自己,承受了太多的语言暴力,语言暴力可以化作武器,伤人伤己的。所以,了解了赏识的理论第一步,明白,从心里接受。赏识不仅是手段,更是必须,再多的方法,都不如让孩子安心,在那一瞬间,我完全理解了。
如何让孩子安心?如何让家庭和谐?其实都可以用赏识心法。这在开始我是不以为然的,仿佛是包治百病的灵药又出来了。且不说到底灵不灵,我自己可是如何才能做到呢?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在小孩,过去太久的生活模式已经深深地影响了我们,塑造了我们,要改变,谈何容易?会场上有人就谈出感想,参加活动深受感动,也觉得决心很大,回到家慢慢的就淡化了,如何做到“行道”呢?
在这一点,我感觉到了一个团体“设计”的意义。柳宝华是他们的设计师,我听到这样的介绍一点都不吃惊,可能一项事业要走的很远确实需要设计吧。如何设计呢?我们学习心理,言必谈原生家庭,前一阵梁老师课上还提到很多人陷入原生家庭的泥藻里出不来,但是赏识大爱不追溯。用周老爸的话说,一切都是浮云。王启明的一种说法更让我对于父母,夫妻,子女相处之道多了一层理解。他说,父慈子孝是什么意思呢?父母负责慈爱,不管孩子是如何,父母都用一颗天然的爱心去爱孩子,儿女孝顺,不管父母如何,只做自己想要孝顺的事。当然我们难免会想到互动,感受,等等,但是这种提法更多的是强调一种角色感,在其位谋其政。
其实一句话可以概括其理念,你去做就好了。但是做的时候,却要念心法。因为安心第一,对自己,对家庭,对孩子都是如此。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