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在弗兰克老师的【每周一本书】打卡社群,拆解了《跃迁》这本书,供给群友打卡阅读。
将这本书的内容分为七小节,每天一段;由于字数和时间限制,根据自己的理解,将重点内容摘出串接,水平有限,内容难免有疏漏, 仁者见仁, 希望读过这本书的朋友指教点评。
一、高手暗箱:利用规律,放大努力
跃迁,是一种跨越式成长,一种能量激发下的突变。
每个时代都有高手,高手就是在高价值领域,持续做正确动作的人。他们会利用规律和趋势,放大个人努力,实现跃迁。
高手跃迁其实有“暗箱”,“暗箱”操作前,需要了解这个时代的三个趋势:
1.认知方式的改变:调用知识而非记忆知识;
2.思考方式的改变:从独自思考到联机的独立思考者;
3.核心竞争力的改变:人机合一。
同时,也要警惕自己成为三种时代溺水者:
1.无法掌握自己注意力的人;
2.无法过滤信息,找不到重点的人;
3.不理解系统,无法与陌生人联机协作的人。
认知跃迁、能力跃迁和能级跃迁,是个人跃迁的三个阶段。
跃迁不是不劳而获,跃迁和努力精进也并不冲突,只是更强调在正确的范式下“聪明地勤奋”,持续做那些“更少但是更好的事”。它是个人努力和收益的非线性,这种非线性通过巧妙地利用科技和社会规律放大而来。
自我精进、终身学习是一切进步的原动力,一个站位再好、加了再多杠杆的人,如果自己不够努力精进,也无法达成跃迁。
二、头部效应:在高价值区,做正确的事
头部,就是你所在赛道里,高价值并且有优势的领域。
为什么要进入头部?有两个原因:
1.头部的收益更高:头部会带来很多的关注和个人品牌影响力,这些都会提高你的能力溢价,带给你更高的收益。
2.头部的加速度更快:一旦你进入某个系统的头部,系统就开始产生正反馈,给你更多机会,更多资源,更高的增长率。
高收益和高加速,两者相互强化,会迸发出巨大的能量。
如何找到自己可进入的头部?有三个原则:
1.从价值而非优势出发 :高手会暂时放下自己的优势,思考价值;只要方向正确,资源、技能、优势都是可以积累的。
2.思考差异化优势:处处都有的机会,很多都不属于自己;所以先不要着急动手,要用足够的时间观察对手,思考差异化优势,找到最好的优势角度再切入。
3.从身边的头部做起:你的头部就在你身边,在你可触及、能够参与的赛道。再小的系统头部,都有巨大的效应,推动你去下一个头部。所以,不要想太远,先从身边的头部开始,抢占离自己最近的一个小山头。
进入头部后,你需要依靠专注,来修建自己的护城河,慢慢获得细小优势,借助细小优势持续迭代,获得系统性进步。
歌德说:“如果你要指点四周风景,你先要自己爬上屋顶。”
这就是高手战略:找到高价值区,战略性专注,用最有把握的方式取胜。
三、联机学习:找到知识源头,提升认知效率
在知识爆炸、终身学习的时代,人与人之间拼的不是学与不学,而是认知效率。
“认知效率”就是认知收益和时间精力之比。
提升认知效率有三个核心方式:
1.找到知识源头,解决学什么的问题:辨别一二三四手信息,走向知识源头,并与那些人站在一起,比如“得到”专栏的老师。
2.极其功利地读书,解决怎么学的问题:能解决当下问题的、学了有地方用的、难度适中的知识最有效。功利读书法就是先找到目标,调整好资源,然后带着问题进入。
3.萃取知识晶体,解决如何用的问题:知识晶体是一种给你的学习内容提纯的过程,知识量不是重点,让脑子里的知识形成知识晶体,才是知识提取能力的关键。
当然,真正的高手并不会止步于此,他们会看透知识背后的更底层价值,摆脱“学习-思考”的单机学习方式,开启“用答案换答案”的联机学习方式:
1.先打磨第一个知识晶体;
2.抛出去,换回别人的知识晶体;
3.重复前两步,积累足够多的知识晶体;
4.整合出自己的体系,实现知识跃迁。
过去,自己学自己悟,才是真本事。
信息爆炸的时代,“调用”和“整合”他人答案,与知识源头联机的能力,更为重要。
真正的高手都是跨领域整合者。
四、以问题为中心,把知识变现成价值
学海无涯,终身学习者很容易陷入为学习而学习的窘境。
当学习的速度,跟不上遇到问题的速度,你可能会陷入焦虑。
所以,比终身学习者更有效的,是终身提问者。
以问题为出发,是唯一的试金石。
你需要的,是用来解决问题的知识。
能解决当下问题的,那就是有用的;不能解决当下问题的,降低关注度。
并不是说这个知识不好,只是暂时不需要,放着以后再说。
知识焦虑的解法很明确,基于问题的学习,让你关注点更少,进步更大,有自己的试金石,是“更少而更好”的事。
学了这么多,那如何让知识转化成价值?
所有的知识生产者,都需要打造自己的知识 IPO。
知识 IPO,是一套高效的、把知识整合产品化的个人商业模式。
打造自己的知识 IPO ,需要三个步骤:
1.以提出问题为驱动( Input a question ):你必须有一个真实的、高价值的,并且有可能被解决的问题;
2.以解决问题为整合( Problem solving ):整个过程不是要学习知识,而是要以解决问题为最高标准;
3.用输出倒逼输入( Output ): 最好的检验输入的方式就是输出,输出的过程能兑换价值,让更多人知道你有解决这类问题的能力。这个动作能帮你找到下一轮更大的问题,以及更大的价值,形成迭代,带来一轮又一轮的知识跃迁。
总之,千万记得,让知识成为产品,不要成为自嗨的收藏品。
五、升维思考,解决复杂问题
现代社会,我们似乎都会面对无解的问题,比如: 永远在减肥;“忙-乱-忙”的循环;销售额差引发的产品和销售部门互相埋怨。
为什么很多问题无解?
因为答案根本就不在这个局里。
除非你能看透这个局,破局跳出,才能停止这种轮回。
要“破局”,先“识局”。
“识局”就是识别所在的系统。
系统是由元素和元素之间的关系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比元素本身更重要。
事物有两种改变的形式:
1.第一序改变,改变元素,改变状态;
2.第二序改变,改变关系,改变系统。
猛踩油门是第一序改变,换挡才是第二序改变。
如果当前的办法无效,你就需要从第一序改变,跃迁到第二序改变。
所以,破局的方法应该是:
1.减肥,不是要少吃,而是要加速代谢:改变你的生活方式,让饮食观、作息观和运动观三观统一。
2.“忙-乱-忙”循环,不是时间问题,而是能力问题:先停下来,控制住混乱场面,然后引入资源思考、学习和规划,建立起另一个正循环,来抵消负循环。
3.销售额差,不是关系问题,而是目标问题:重新调研,圈定痛点,暂时不盯着销售额,而是盯着客户满意度。
高手并不是能力比我们强、智商比我们高、定力比我们好,只是因为他们思考比我们深、见识比我们广,他们看到了更大的系统,掌握了破局的能力。
跃迁,就是一次次让自己做第二序改变,一次次地破局。
六、设计增长引擎,自下而上进化
一个人看问题有见地,无非是两个方向——看得远和看得透。
看得远,是能看到事物发展的脉络,找到过去和现在的关系,找得到“回路”;
看得透,是能够理解事情背后的真正规律,看到事物背后的“层级”。
当你做一件事时,你会得到回应,这个回应会产生新的效果,形成回路。
“回路”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自我强化的正循环和负循环。
如何创造正循环、停止负循环?有3个方法:
1.识局:当一个体验短期很爽的时候,你往往要警惕:长远的损失是什么?而当这个体验短期痛苦的时候,你也需要自我激励:长远的收益是什么?
2.逆时间打断负循环,顺时间搭建正循环,切断自毁线路;
3.学习一些能自增长的技能:比如,读写能力、社交能力、解决问题、聪明的善良。
理解了回路,也就理解了规律,你看问题的眼光会变得长远,不再浮躁。
勤奋有三重境界:低水平勤奋靠努力,中等水平勤奋靠方法论,高水平勤奋靠选择目标。
努力层、方法论层、目标层,这就是高效能人士自我管理的多层系统。
所有的多层系统都有两个共同点:
1.上层决定下层:目标决定了使用方法论;方法论决定了努力方式。
2.下层无解,向上一层:努力收益不高,就要找方法;方法论太多学不过来,就要重新设定目标。
在多层系统里,我们最容易陷入“低层级努力”,所以,从空间维度理解事情背后的真正规律,一层一层向上跃迁,自下而上完成进化。
七、跃迁者的内在修炼心法
真正的改变都是逆人性的。
你可以了解所有跃迁的技术,但推动跃迁的关键动力,是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自己。
连接带来了现代社会底层的改变,我们这群活在连接中的人,需要什么样的内在修炼呢?
1.面对世界,开放而专注:
开放才能不断找准高价值区;
专注才能在自己的能力圈修建护城河,不被其他东西带跑。
2.面对自己,迟钝而有趣:
迟钝不是慢,而是懂得克制第一反应,等待重要的事情浮现;
有趣的人不是浪,而是更懂得如何面对不确定的人生。
3.面对他人,简单善良可激怒:
越是深刻的关系,越需要简单的关系,简单真实最有力;
面向未来、连接和不确定,善良即使不总是正确的选择,至少也是大概率正确的选择;
要善良,但也要可激怒。
4.面对不确定:
在你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学习知识;
如果知识也不能解决,那就善良些吧!
我们一层又一层地寻找事物背后的规律、规律背后的系统、系统背后的真理。打开到最后,却惊奇地发现,那里有一些我们在幼儿园就学到过的东西:开放、专注、迟钝、有趣、简单、善良、可激怒,这就是现代高手跃迁的7个心智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