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而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独立性,没有被从众,所以从众心理是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
〈1〉
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嫁到离我婆家不远的地方,所以我们经常会遇到。她的老公和我的前夫共同有一个朋友,所以他们会经常在一起玩耍。慢慢的大家都彼此熟悉起来。
因为我在城里打工,所以,和他们接触的不算多,大多数都是我前夫,经常和他们一起出去唱歌,钓鱼,喝酒。
后来,当我的朋友知道我和前夫提出离婚以后,打来电话安慰我,因为她知道我的为人,更知道我一定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只是她作为一个旁观者,不能评判谁对谁错。
有一天,我和这位朋友在电话里闲聊的时候,朋友无意间说了这样一个事。
她说,有一次她和她老公去朋友家做客,遇到了我前夫,做客的人大家都互相认识。听说我和前夫闹离婚的事,大家就议论纷纷。
有的对我前夫说:“你媳妇应该是给你女儿找到后爹了,所以才要离婚!”有的说“男人,就不应该让女人出去,不然准保红杏出墙。”还有的说“你就任凭你媳妇这么闹下去吗?”说什么的都有。
我的朋友听了以后替我把抱不平,和他们争论了一番。
她和我说这事的时候,我在电话这头都能感受到朋友的怒气,而我却显得很淡然。
我对朋友说:“谢谢你那么为我着想,其实,那些人的想法很正常,凡是听到类似这样的事,大多数人都会这样认为,因为人都有从众心理。嘴长在别人身上,他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清者自清,我问心无愧就好!”
在前不久,我的表姐原本打算给我介绍她的表弟给我,她表弟的家就住在我前夫家邻村。当时我也没想太多就想着先处处看吧。
可后来表姐说,给我介绍的那人,因为听到了我的一些不好的传言,所以,心里有顾虑一直没有回复,也许他心里并不这么想,可能是身旁的朋友或亲人的闲言碎语影响到了他。
表姐说她感到很愧疚,好心办了坏事,给我带来了这么大的伤害。我和表姐说没事儿,反正都已经习惯了。
〈2〉
为什么人都会有从众心理呢?就拿我的这个例子来说吧。
① 群体因素。
群体一致性:个体在面对一致性的群体时所面临的从众压力是非常大的。当群体中意见并不完全一致时,从众的数量会明显下降。
当生活中多数人都持有一种观点,比如认为,夫妻两人如果一方长期在外,另外一方长期在家,如果是长期在外一方提出分手,那一定是ta另有新欢,这样一种观点。
倘若这些人当中,有一人持有不同意见,他们就会排斥这个人,认为这个人就是另类、不合群。所以这个持有不同意见的人会有很大压力,最后不得不从众了。
② 个体因素。
个体因素又分为个性特征和知识经验。
个体特征:个人的能力、自信心、自尊心、社会赞许需要等都与从众行为密切相关。
在一定环境因素之下,每个人的能力一和对事物的理解不同,当弱者在强者面前,只有跟从强者遵循强者的意见,才能被赞许或被需要,所以,只能被迫从众。
知识经验:人们对刺激对象越了解,掌握的信息越多,就越不容易从众,反之则越容易从众。
就比如说,对于我和前夫离婚的事,他的朋友或亲人对我们夫妻之间的事了解甚少,即使了解的多也不是事实的真相,所以容易被流言蜚语左右,因此随波逐流而从众。
而我的那位好朋友,因为我们是从小的玩伴,彼此的为人都心知肚明,她对我的事情了解得更真,更细腻,所以她没有从众。
〈3〉
很多人都有从众心理,包括我自己。比如到一个新的环境时,别人说某一个人心高气傲,不容易相处,我也会同样的认为,那个人真的不容易相处。
比如在过马路的时候,本想着自己一定得遵守交通规则,可当看到很多人闯红灯的时候,自己也会跟着闯红灯。总想着:别人能闯我为什么就不能,倘若罚款也不会只罚我一个人。
再比如,买东西的时候,别人说某某商店的商品好、价格好,我屁颠屁颠的跟着别人去买,从不考虑到那些东西适不适合自己。
类似这样的事例有很多很多……
当我们有了从众心理之后,会自然而然的放弃一些原则,失去了自我,忘记了初心。
而现在,我努力的改变着自己的从众心理,即便不能完全做到,但尽量做到。那我要怎样改变呢?
第一,客观看待事物。
每一件事都有三个方面,你的一面,我的一面,事实真相的一面。在评价某一个事或人的时候,应该保持客观的态度,而不是一味的盲目跟从。
因为每个人的观点和想法不同,你对这件事是这样的看法,我对这件事又有另一种看法,而事情的真相又是另一种情况。
我们不能摒弃过滤了自己一面和事实真相的一面,而遵循他人的那一面,看待事物莫不要一概而论。
第二,坚持自己的观点。
有自己的主见,不随波逐流。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各自独立的思想,别人的想法是别人的,并不能代表所有的人,更不能代表自己。
别人怎么看怎么想是别人的事儿,坚持自己的意念,但不要偏执。对于正确的观点我们应该接纳,对错误的观点也应该学会过滤。
世界那么大,只有允许不同的声音存在,社会才能不断发展。
第三,用心感知。
当我们有了和别人不同的想法和感受时,就应遵从自己的内心,去感知身边的事和人。去亲眼看一看,事实到底是不是如别人所说的那样。
假如事实真的和别人所说的大径相庭,我们也不要气馁,这正好说明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假如事实是和自己想的一样,我们应该感到欣慰和高兴,因为我们没有在茫茫人海之中迷失了自己。
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终有一天,人总要学会长大。长大就意味着思想和观念,不能停留在儿时的天真无知当中,对待事物的态度应该是成熟的全面客观的。
我在努力的学着长大,你呢?
我是亭玉子,一位90后宝妈,我手写我心。用最简单的文字和你说说心里话,你的光临就是我最大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