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
昨天,随手看了《庄子》的片段文字,大意是说:世界呈现给人们一个样子,让眼睛看到了眼色,让耳朵听到了声音……。这些同样的景色,进入不同人的耳目后,会得到不同的感应,生出这样那样的景致或心情,产生不同的反应和应对。
今天14号,又到了交作业的日子了,感觉是不是要写点什么才好。说来也是,写作虽不是件困难的事,但要写出让人认可的文章,对一个非专业作者来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此,就想找到庄子的这段话再来审视一番,并以此引出点感慨或想法什么的。怀着这样的想法,几乎翻了大半个书目,但还是没有找到印象里的那句话。看到的尽是些人与宇宙一体的“一体论”,如: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体。既然为一体,还能够有什么议论和看法?……所谓真理从不曾有过界线,言论也不曾有过定准,只因为各自认为只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才是正确的,这才有了这样那样的界线和区别。……圣人把事物都囊括于胸、容藏于已,而一般人则争辩不休夸耀于外,所以说,大凡争辩,总因为有自己所看不见的一面……
就翻译后庄子的这段话来说,对一事一物一论点,做出评论或延伸之类的感想,也只是事物的一面,并不能做到把事物都囊括于胸、容藏于已,如果就此夸耀于外的话,就坠入自我表现和争辩的途径了。而表现和争辩在庄子看来,是因为有自己所看不见的一面,是认识事物局限性的表现,没有看到事物更多的方面,就更别奢谈事物的全面性了。因为,只有从全面性的角度来看问题,才能容纳得下不同意见和看法,才能以全局的眼光看待对错是非,而并非以偏概全,窥一斑而见全豹,妄下结论。如此说来,就某一方面或某个现象引发感想之类的话,就不能以下定义或下结论的方式来呈现并书写为文进行传播了。
之前有一段时间,脑子里有这样那样的想法和相互辩证的观点,是可以写出来的。感觉如果坐下来,就能如流水般,行文一番,暂且不论质量如何,文字是能堆积一片的。现如今,为了专一某个考试,有意回避思考、见物着意和读书这两件事,想以此来减少其对时间的占用,把宝贵的时间尽量让给备考这件事,也算是一段时间内集中优势兵力打一场攻坚战吧。为此,前几天外出和孩子旅游时,当看到大型木雕、天然石画、古代文物、人物、天堂景色等一些在平时能引起兴趣和联想的事物上,也尽量不去投入注意力,并以“此类物件只是在人大脑中的不同意象而已”为由刻意回避。就如那些从石壁上凿琢而来的石画一样,任凭观者想象,去对比大脑中的记忆,看与哪个物象相符,直到找到相同的形状或意境。如果是熟悉的,就能一眼望穿并即时想出对号入座;反之,则要想象一番,实在想不出,就得看“注解”方能释然。这些大自然的景象折射进入人的眼睛后,让人生出这样那样的反应,给人以鬼斧神工的感叹:大自然是如此的神奇和不可思议,有如此之多的未知和景色。
如若只是这些也就罢了,旅游的意义不就是去看不同的景色和所谓的开开眼界,见识不同的风土人情、文化特色、生活习俗等等自身生存、生活环境之外的景致吗?如果有缘得遇,或可以参禅悟道什么的,那真是大有收获了。简单说,旅游就是出去见识不同并产生体会。而读书为文也与旅游有相似之处,大致的目的也是想有所收获或获得内心的释然。
好了,今天以“搜寻”为题,写了上面几段话。搜寻的初衷没有达到,却中途生出些个以庄子的言论解释为角度引出的些想法,还以旅游为例刻意减少景色入心的干扰,这些并非作结论或下定义,只是想法或讨论性的文字。不论是以写文为目的搜寻文字,还是旅游路途中刻意回避映入眼帘的事物只以表相入眼而不入心,二者的底层逻辑或许是一致的,就是不去过多的发生感想或投入精力,避免收手不住以此引发这样或那样的观点或辨论式的文字出现,而以专心去做某一件事。写到这里,就以《庄子》中的另一句话结尾吧:谁能真正通晓不用言语的辩驳、不用称说的道理呢?假如有谁能够知道,这就是所说的自然生成的府库。无论注入多少东西,它不会满盈,无论取出多少东西,它也不会枯竭……。
------END 2018-8-14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