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而往往在没有要求完成的时候 更考验我们的时间管理能力。尤其是高三学子在疫情期间,没有了学校作息时间的约束,再加之疫情对我们的影响,许多学子在这段期间浑浑噩噩过日子,究其原因就是他们不会时间管理。
今日一读秋叶老师的《时间管理七堂课》,我又重新翻了之前疫情期间和上学写的一些目标,发现了许多可改的地方。与其说这是一篇心得,不如说是我从秋叶老师的书中重新审视并修改自己的时间管理的方式。以下是我疫情期间的部分日计划:
我发现了以下一些问题:
1.大块时间没有细分,导致办事效率低下
正如秋叶老师所说的要打开“心流”的开关,当我长时间干同一件事情并且没有对这件事情进行分工就直接开始的话,那大概率后半段我就会觉得很觉得难以再进入“心流状态”甚至认为无法进行。同时我没有主动地为自己创造容易进入心流状态的环境,也没有去想过如何找到心流状态的开关。
什么叫“心流”?其实也不复杂,就是一个人注意力高度集中到一件事情上,会全情投入,忽略其他不相干的所有事情,整个人在投入这件事的过程中,会享受到非常充实,非常幸福的感觉。 ——摘自《时间管理七堂课》
我想每个人都很享受“心流状态”,那么我认为我们应该为学习创造一种仪式感,并且将时间细分,具体化我们的学习场景,才可以让我进步!
2.安排任务不合理,没有留下机动时间
——摘自《时间管理七堂课》
秋叶老师对于这四种时间的安排着实让我眼前一亮,之前我也一直友有在执行我的计划时出现突发事件的情况,而在那个时间段的事情来不及做或者是压根就不用再去完成。这就要么会让当天的计划不能全部完成心里会有落差感,要么那段突然空出来的时间会被自己挥霍掉。诚然这都很不好,但是如果给自己的时间合理的分配为四种,那么不仅可以让计划完美完成,更可以应对那些突发的情况。
3.易被情绪左右
——图选自《时间管理七堂课》
当我在面临一些很有难度并且做了很久都没有思路的题时候,我就会陷入一种非常焦虑的情绪,而紧接着马上又有下一个时间段的任务待完成,这种积累的“习得性无助”有时甚至会让我有一种想要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书中说,“所以想管好自己的时间,首先得学会客观理性地为自身的成败找到正确的原因”,所以我认我我不该被情绪左右,我应该找出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该用什么方法去消除这种情绪。如此我便成了情绪的主人了。
时间管理和学习都是长时间的事情,仅靠短短几天看书是从根本上解决不了问题的,一是自己还没有实施行动,二是不能完全吸收书中的营养,所以“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还需继续探索它们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