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图真的有真相么?那些年我们错信的谣言大盘点!

每隔一阵子总会有一些食品谣言疯传朋友圈,且大多都有视频佐证。我们常说有图有真相,但那真的是真相么?像前阵子“爆料”的肉松是棉花做的,就是一个谣言。

肉松和棉花的成分构成有很大区别。肉松的本质是一种肌肉纤维,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棉花的本质是植物纤维,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因此,两者的口感差异大,造假几乎没可能。肉松松软,一吃就化;棉花表面看上去松软,但放入嘴里却嚼不烂。商家不可能造这么明显的假,一旦被发现就会赔了夫人又折兵。

除此之外,再来看看那些年我们错信了多少谣言!

1、塑料大米

有视频发布者把废塑料塞进一个轰鸣的机器,拉成丝线一样的东西,然后又通过另一台机器,切成一颗一颗的。于是就说这是用塑料造假大米。

实际上这些塑料颗粒是工业原料,价格比大米贵得多,商家不可能做出当大米来卖的赔本买卖。

2、塑料紫菜

大家对塑料紫菜应该还有印象吧。之前说是紫菜泡了之后撕不烂,是塑料做的。实际上,塑料薄膜的原料价格还是挺贵的,如果要做出紫菜的质感和外观,再加上人工成本,肯定也是赔本买卖。再说了,你见过能吸水,能泡发的塑料吗?

3、假鸡蛋

网上经常有新闻报道说消费者买到了假鸡蛋,有的蛋黄像橡皮一样有弹性,有的颜色异常等等。实际上,人造鸡蛋几乎无法实现,就算是网上的恶搞玩具,也比真鸡蛋贵得多,投入大于产出的事商家是不会干的。这些异常鸡蛋都是真鸡蛋,有的是因为被冻过,有的是因为鸡的输卵管炎症,有的是因为鸡的饲料问题。

4、注胶虾蟹

有个大妈说自己买到了注胶的皮皮虾,愤愤然的都扔掉了。其实,那些只是虾黄或者蟹膏。是虾蟹的美味精华所在。虾蟹是很脆弱的,如果真的注胶打针,分分钟会死掉,商家肯定会赔本。

5、西瓜打针

西瓜内部是实心的,普通的针根本插不进去。如果用力强行打进去,也只有针头经过的地方能渗进去一点,而且瓜瓤很快就会烂掉。然而这个谣言却影响了西瓜的售卖,可谓谣言伤农。

6、面条加塑化剂

有网络视频中,一个大妈用水洗面条,结果洗出来一坨黏糊糊的东西。有人说,这里面加了塑化剂,加了胶。

实际上,水洗出来的是面筋,成分以蛋白质为主。如果往面粉里加塑化剂,成本会蹭蹭上涨。面条里可能加的只有黄原胶,但那是微生物发酵淀粉得到的可溶性膳食纤维。

网上常见XX可燃是加了胶的,包括但不仅限于:腐竹、粉丝粉条、饼干、薯片。其实绝大多数食物都能燃烧,因为蛋白质、糖类(包括淀粉)、脂肪都是能烧的。

如何识破谣言?

1、常见食品及农作物是谣言重灾区,说辞一般为“致癌”、“有毒”、“打药”、“添加剂”或者以化工用品造假。虽然食品安全问题客观存在,但看到这些字眼的时候还请谨慎判断,制止谣言伤农。

2、特别耸人听闻、特别不可思议的,谣言可能性大,通常是为了博眼球。

3、一吃能吃出来的,谣言可能性大。造假都是不希望被发现的。

4、便宜的东西,没有足够的利润空间,不值得造假,造假的成本反而更高。

5、知名企业的产品造假,谣言可能性大,如肯德基的“六翅鸡”谣言。

6、是中国人就转的,赶紧转给家人的,再不看就删了的,转发是积德行善的,谣言可能性大。

虽然谣言很多,但也有确有其事的。比如海参市场,有许多不法商家以糖干海参等劣质海参以次充好,并以低价引不明真相的消费者上钩。所以在购买海参时,应注意查验相关合法证件及产品检验报告。不要只图便宜,建议选择品牌海参,质量上会更有保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L小姐是小区新搬来的用户。 搬家的那天下午,因为找的搬家不公司不负责任,除了大件的东西被搬上楼,L小姐要一个...
    苏黎安阅读 9,784评论 32 70
  • 大多数还是比较喜欢像现在这样寂静的夜晚,安宁,舒适。
    z过客阅读 903评论 0 0
  • 此时的我应该美美的睡上一觉,然后醒来迎接新的挑战,工作和生活,可是我睡不着,因为放不下,因为牵挂,因为烦恼,并不是...
    林微因阅读 3,122评论 0 2
  • Flask数据库的增、删、改、查 1、增: 创建类的实例(数据库的行): 例如给article表中的title和c...
    pushyzheng阅读 7,946评论 0 2
  • 庄里的大伯死了,癌症,苟延残喘了三年,去世的时候全身干瘪,瘦骨嶙峋。一米八几的身高,体重只有四十多公斤。 这些都是...
    阿一菇凉阅读 1,04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