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从哪里听来重庆人爱随便骂人?

天哪?为什么重庆人这么喜欢骂人?骂人还老爱问候爹妈和器官?重庆这么美的城市,居然养了群这么没礼貌的人,要是再遇到重庆人,我真的会谢!!!

我记得曾路过一个路口,遇见一个重庆外地姑娘找一个本地大叔问路,姑娘拿着一大堆行李,顶着夏天的太阳特别礼貌地问大叔,大叔也在详细地给女孩指路,但突然大叔冒了火,周围的人都被吸引住,大叔骂了一句就走了,女孩站在原地,眼神恶狠狠地盯着大叔的背影。我心想,问个路都能开骂,这大叔也太火爆了!

我就是重庆人,看见此景我都感到差异?重庆人的素质就这么低?男的能随随便便骂女生?

我转念一想,重庆是我的妈妈城,妈妈养的孩儿都这么没素质吗,我不信。尽管我也会骂人,但我没有张口就骂吧,我更相信大多数重庆人是礼貌的。

抱着这样的信念,我打开百度输入“重庆话骂人大全”。要想澄清重庆人不礼貌,就要先知道重庆人有哪些不礼貌!

点开页面,看见不少骂人语录,抄几句经典的:

“你长得又挫,吃得又多,还嘿啰嗦。家住老顶破,读的是妇科,丑得连网速都拖。一天按到牛奶喝,喜欢往到地下梭,对哪个都是撒拉嘿哟。”

“脸皮厚,有口臭,走路向左不向右,长期骗你外婆跟别个拍脱衣秀,我两锭子打你,你还说根本不够。”

有点想笑。我才二十出头,这些无厘头的顺口溜骂人语录好像已经离我很遥远,对它们的记忆似乎都在十年前听见那首的“重庆方言绝人”里。

看着这些老掉牙的话,我想我已经不用解释了,因为这些话从来没有在生活中被人们使用过,如果硬要说有,就是在哗众取宠的笑话演出里和电视节目里。

话说到这,我不禁想到了川渝方言的代表作品——《猫和老鼠四川版》和《傻儿司令》。如果你是00年前后出生的朋友,想必“猫和老鼠”一定是你的童年杀,不知道你是不是跟我一样小时候翻来覆去看假老练和风车车。如果你再大一些,是出生在90年前后的哥哥姐姐,“傻儿司令”也一定是你牙牙学语的记忆。

我给你抄几句“傻儿司令”的经典歇后语:

“不怕你虎生三只眼,就怕你人起两面心”

“乌鸦嫌猪黑,自己不觉得”

“堂客管汉子,金银满罐子”

“人有小九九,天有大算盘”

“船头上跑马,有腿无路喔”

“坟头里撒花椒,麻鬼”

……

看着这些顺口溜式的歇后语,大家作何感想,是否在体会字里行间的同时,还会时不时感叹民间人富有洞见的智慧?

读越多的歇后语,我的心头就越躁动,恨不得马上给人说上几句。看着窗外酷热难耐的阳光,心里躁动的心更是火上浇了油。这下我算明白了,重庆人根本不是爱骂人,是爱激动,爱直接。

但下一个问题又来了,如果重庆人真的开始骂人了,的的确确会“爹娘器官”式地骂,口无遮拦,让人害臊,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为了解释得更有说服力,我也搜了一下,竟然没有看到我满意的结果。我悄悄欢喜一下,这个问题就让我有盐有味地解释一下吧!

首先我想解释的第一点就是已经消失殆尽的重庆袍哥会,袍哥会带给重庆的影响不是一星半点的。简单介绍一下袍哥会,它是与青帮和洪门并称的三大黑社会组织之一,主要集中在川渝地区,鼎盛时期的袍哥会吸纳了八成的重庆崽儿入会,影响力可谓非同一般。

那袍哥们是如何影响重庆的呢?正因袍哥会是黑社会组织,必须秘密行动,为了不被“走水”(被人识破)和“点水”(出卖同伙),袍哥们根据名叫“海底”的规章范本,创造了大量黑话和切口来进行身份辩识与传递信息。

其中许多非常富有内涵的字词被外行人理解并流传开,这些字词大多就是重庆人口中的言子。而在袍哥交流过程中,为了精简高效,术语往往隐晦简短,但所传之意却清楚易通。术语大多都是给一般词赋予新意义,袍哥会发展三百余年,黑话暗语逐渐给重庆人留下了“反文化”“次文化”的语言氛围,再加上当时社会环境的种种压抑,作为黑社会的袍哥们,为了抒发情绪和表达兄弟间“从不拉稀摆带”的情义,彼此间便快言快语口无遮拦,甚至口出伤人不留情面,一改上流社会毕恭毕敬的繁琐礼节。

第二个原因,我想一定是重庆城的火爆天气。如果问渝外人天气是否会影响当地人的说话方式,也许没人说是,但要问重庆人,那就是必然会影响。据统计,重庆是中国三大火炉城市之首,以32度为基,重庆可以持续62天超过32度以上,比二炉武汉多1天,比幺炉南京多17天。

想象一下,在没有空调风扇的过去,重庆人顶着太阳愿意跟谁多说一句话?也许说得最多的就是“你给老子闭嘴”。当然不止避暑纳凉,重庆人还是要干活的,顶着热浪,心里和身体没点承受力也是不行的,为了生计,为了坚持,重庆人就会拿一些富有激情的话来刺激自己,怪就怪在不说积极正面的鸡汤语录,而是张口闭口就是爹妈猪狗,极具攻击性,这是重庆的特色,是重庆的灵魂呀。因此重庆的火辣天气必然对重庆人火爆的脾气有着关键影响。

总结一下,重庆人动不动就骂人的谬论不攻自破。骂人是重庆人对待生活的技巧,是重庆人袍哥文化遗留下来的艺术。还有!骂人不是重庆人的全部,重庆城乃巴渝天府之地,有巴师勇锐,有川军勇猛,有内涵言子,有江山如画,请客细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