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徐寿康,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徐悲鸿被誉为“中国近代绘画之父”,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闻名于世。
学贯中西,矢志画坛改革
1895年,徐悲鸿出生在列强豪夺、国家任人宰割之际。其父徐达章是私塾先生,能诗文,善书法,尤擅绘画。
徐悲鸿自幼随父亲习诗、书、画、印,每日午饭后临摹晚清名家吴友如的画作,并且学习调色、设色等绘画技能,打下了深厚的传统艺术文化基础。
父亲对徐悲鸿影响颇深,从他的身上,徐悲鸿不仅学到了正确的观察和创作方法,也继承了“江南布衣”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为了深造,他几次赴上海寻找半工半读的机会,在这座中国当时最为繁华的城市,他曾当尽衣物,但总以“山穷水尽而能自拔方不为懦”的勇气刻苦自励,愈挫愈坚。
他在欧洲8年,经常每日10小时地学习和研究,从一开始便有着明确的目标:学西画就是为了发展中国画,这便是徐悲鸿之所以不同于一般,而对中国艺术有如此影响的重要原因。
20世纪初,战火纷乱,整个中华民族萎靡不振,中国画在那段时期也十分颓败。以徐悲鸿为代表的艺术家,进行深入的思考、钻研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开始成为中国艺术复兴的开拓者。在备受列强欺凌、贫穷落后的旧中国,用艺术来给予人们重生的希望。
开画坛一代新风
徐悲鸿为了扭转中国画抄袭、模仿、缺乏生活气息的萎靡颓风而大声疾呼,他学贯中西,将西方精湛的写实技巧融汇到中国绘画之中,为传统艺术的革新与发展开拓了新的广阔天地。
在他发表的《中国画改良论》中提出,“古法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的著名主张,提倡写实,反对抄袭。
徐悲鸿强调素描训练可以弥补当时的中国画造型薄弱的问题,以他的素描为例,其特色在于惟妙惟肖、形神兼备、笔法轻松、虚实得当,构成面块与线条的交响,产生西方明暗渐变与东方笔墨韵味的结合。
《前进》是徐悲鸿先生的代表作,他把西方画的写实和中国画传统笔墨意趣结合起来,所以才有了这中西合璧的画法,具有划时代开先锋的意义。徐悲鸿的马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画的奔马,笔墨淋漓潇洒,带着时代的风雷驰骋在画坛上,给当时的中国画坛带来了清新、有力、刚劲的气息。他画的马,无论奔马、立马、走马、饮马、群马,都赋予了充沛的生命力。
画坛伯乐,慧眼识才
徐悲鸿不仅画马,更识“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徐悲鸿慧眼识才,提拔引荐了许多同行。
一次偶然机会,徐悲鸿被一幅水墨人物画打动,马上去弄清作者是谁,彼时25岁的黄胄还是西北部队的一名宣传员。当即徐悲鸿让人写信,叫黄胄再寄几幅作品来。看了画,徐悲鸿写信给文化部领导,建议将黄胄调到北京,创造更好的创作环境。他在不幸中风后,还请爱人廖静文代笔,给文化部领导写信,二荐黄胄。
被徐悲鸿发掘于微时的,不止傅抱石和黄胄,还有蒋兆和、吴作人、宗其香、刘勃舒、孙多慈、刘艺斯、吕霞光、吕斯百、李可染等。这些人成为中国美术界的中坚,其中不乏我国近现代很多大师,他们各呈面貌,甚而开宗立派,都是在徐悲鸿的引荐下不断为人所知。
徐悲鸿不仅有识人之才,有识人之慧眼,更有识人的雅量、成全人的热情和能力。
徐悲鸿生于中国动荡不安的时代,处于因循守旧食古不化的艺术环境中,他凭借难以想象的坚韧及毅力,殚精竭智勇于开拓,结合中西绘画的精髓,"尽精微、致辞广大",在画史上产生了划时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