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提起说:自己对一个学姐的印象很好,正好有机会可以一起做事情,她主动去跟师姐闲聊,她张口道:师姐,你好。结果这位师姐说:我不是师姐,我是老师。朋友当时目瞪口呆,好吧,默默走开了,当朋友把这个故事讲给我们听的时候,我其实对这个所谓的师姐的印象挺好的,但是就这个事情而言,好感顿时全无,本来我的好感就是来自于她见到我们就笑的亲和力,因为没有说过多少次话,但是都见面友好的微笑,但是就这次,我不再喜欢她了,就是这样。她这样说:无非就是要别人的尊重,但是却用伤害别人的方式,试问如果一个人对你傲慢却还要你去尊重她,你会这样做吗?我不会,只知道这样的人没有靠近的理由。
群里的大咖,在一起抢红包,有同学@他,让他发个红包,但是他说:不是最佳的发吗?群里的班委说:让你发,你就发。然后他默默退出,其实我们不能说他有什么错,但是他可以发一个,我知道这样的语气刺痛了他,但是他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挽回一些。给自己争取属于自己的尊重。用一些方式。但是就是这样的离开,我们本来对他或有或无的好感也渺渺然然了,也许很多的时候,我们不明白为什么别人对我们有偏见,但是我想原因之一是,你也许不知道原因出在哪里,但是答案就是你自己。
有时候我觉得在与别人交流的时候,亲和力是一种连接,不论对于面前的人还是远方的人都是这样,有时候说:人在做天在看,但是真正在看的是自己的态度和行为。误解本来就会造成很多的麻烦,但是还有人乐此不疲的自己去制造麻烦。
也许在这样的亲和力之下的是自己的平等的观念,我是这样认为的,那种虚假的亲和是做不到的,只有真正的认同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才能这样的做到,为什么你这样对很多的人视而不见除了你强烈的目标让你专注外,其他的就是你的冷漠了,你的自以为是了。
事实上,你不需要对所以的人都礼遇有加,但是你起码对有眼光欣赏你的人加以赞赏吧,因为他们是这样的有眼光能识别出你的与众不同。在上网络课堂,一个非常有名的北京新东方老师,我最敬佩她的是她会在那个她的粉丝团群里,每天来一下,很多的时候,你没有在说话,但是别人的行为就是你接下来要说的要做的,这是一种反馈。看似是别人在做事情,其实是你自己形成了别人对你的态度和尊重。
在护理学院上政治教育课,老师让我们去和其他班级的学生去分享,也许我可以像个学姐一样的自以为是,不过我确实没有自以为是的资本,我只是跟他们分享了自己的感触,我说:我认为这样的教育不会让我们对于坏人会有多大的防范回信,相反生活中的经历却会让你明白去如何怀疑别人,而不轻信。朋友说过:好的沟通是文字占7%,声调占38%,身体语言占55%。在路上走着,听到有人很温柔的喊:姐姐,我不以为是自己,继续走着,但是姑娘并没有死心,接着喊到:研究生姐姐,我发现是喊我,我回头看到是陌生的维族女孩子,我向她解释道;自己是没有认为是我,所以没有回头。她给了我一个体谅的微笑,虽然没有太多的交流,但是如同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是一样的道理,有时候看似是你对别人笑,其实更多是时候是对自己笑,滋养着自己。
身在外地的自己,要跟家乡的人有联系,自己本来是觉得挺困难的但是我最后还是决定给家里一周一次电话,竟然像是奇迹一样,寒假回到家里,发现就像自己从来没有离开过一样,交流的距离是有的,但更多的是办法。跟朋友也是如此,在个一年见不到几次的情况下,态度和语气以及那种平等的观念是至关重要的,不然,自己怎么会与朋友建立长久的联系呢。
结果朋友说:我的态度很好,都说我在异地变得很谦和了,不可否认距离的作用,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明白:平等的对待别人,不卑不亢才是真正的良性相处之道,也许你不在他们的身边,但是你也可以帮助别人解答他们的困惑,你也可以在他们生病的时候记得天天打电话问病情如何了,其实这样的问候更是弥足珍贵的,远方也有远方联系的好方法,既然远方如此,也许很多的事情是与距离没有关系的,关键在于你告诉别人的是什么?有时候大多数的人是根据你的表现采取对待你的态度的,希望我们都有好的态度这看似是对待别人而是对待自己。
我想你想要什么最终都会得到的,但是你需要改变,而不是自以为是的生活在自己的中心中,也许人们在乎的东西不同,但是我想对于真正的尊重是都需要的,但请你别用愚蠢的方式而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