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站在球场的孩子,他们的心里面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可以像乔丹一样飞翔。
1998年,NBA总决赛第6场。乔丹从被罗德曼“邮差星期天不上班”搅了心神的卡尔马龙手中断球,他运球过半场,战术性地消耗了一点时间。然后面对防守球员一个急起急停,只用两步便让防守球员匍匐脚下,在尘埃飞溅中只见他稳稳起跳,扬手将球稳稳送入如海的篮筐。乔丹落地后,左手放下,右手依然保持着投篮姿势,稍停了一会,然后转身跑回半场。那时他的表情像刚画完最后一笔风景画的画家,而实际上,那时35岁的他距离自己的第6个总冠军还有5.2秒。
什么是最好的球员?就是在球队需要你的时候,有机会要上,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上。
还记得乔丹为我们完成THeshoot的时候,全世界都知道乔丹会在最后时刻自己完成这一投,他的队友知道,他的对手知道,他的教练知道,对方的教练知道,媒体们知道,球迷们知道。所以,骑士主教练拿出战术板,在乔丹的名字面前画了两个大圈,安排双人夹击来阻止乔丹接球,并反复叮嘱自己的弟子盯紧乔丹,甚至将乔丹可能出来接球的位置都画在战术板上。可是,乔丹还是完成了那次绝杀,他高高地跃起,振臂,怒吼,全世界为之疯狂。什么是最好的球员?这就是最好的球员。
在乔丹夺冠后,最有名的两个镜头是,1998年,35岁的他高举6根手指。1991年,28岁的他怀抱冠军奖杯哭了整整17分钟,不让其他任何人碰。
作为一个96年的球迷,篮球真的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感动。作为篮球的最高殿堂,NBA不只是一个竞技赛场,不只是一个商业联盟。它更是一个承载着无数梦想的圣地,那里融合着我们的自信与骄傲,承载着我们的梦想与憧憬。
犹记得当年,四大分卫各领风骚。
答案艾弗森凌厉的第一步深刻地诠释了人球合一的至高境界;半人半神的卡特天马行空的扣篮完美地融合了暴力与美感;麦迪连续胯下后的干拔三分宛若天成;黑曼巴科比身上则有若隐若现的乔丹风姿。
作为一个中国球迷,关注火箭队似乎成了理所当然的事。“魔登”打的不是不好,只是我再也拿不出当年看“姚麦”时的那股冲劲了。你问我为什么,大概就是长大后再也吃不出童年粘牙糖的感觉吧。
我是詹姆斯的球迷,詹姆斯与韦德、波什在迈阿密一起战斗的那四年是我NBA记忆中最美好的季节。
我初四那年,热火三巨头聚首迈阿密,却在万众瞩目下输给了达拉斯小牛的那帮老男孩。我高一那年,热火骄傲地战胜雷霆,三巨头终于齐手捧得奥布莱恩奖杯。我高二那年,热火绝处逢生逆转马刺,峰回路转的G6和生死抢七,见证着时代的更迭,也见证着热火王朝的崛起。我高三那年,热火遗憾败走圣安东尼奥,詹姆斯重回克利夫兰,一切又回到了开始时的模样。
短短的四年,却像极了人的一生。少年时的狂傲不羁,桀骜不驯,却因为年轻没有经验很难取得成功。青年时的锋芒毕露,锐不可当,经过努力后终于有所成就。中年时的壮心不已,厚积薄发,经过多年积累终于迈向顶峰。老年时的日薄西山,夕阳西下,一切又回到了开始时的样子。
可是那段如痴如醉的辉煌岁月是时间冲不走、橡皮擦不掉的。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从失败到成功,从夺冠到卫冕,这一路,我们一同见证,我们一同携手向前。多年后,我会骄傲地告诉我的孩子,老子是见证了热火王朝的人。
艾弗森的步伐晃倒了岁月,加内特的血性压制了岁月,科比的绝杀崩溃了岁月,卡特的扣篮掀翻了岁月,杜兰特的得分震惊了岁月;詹姆斯的全能统治了岁月,安东尼的跳投击败了岁月,韦德的迷踪步玩转了岁月……他们中的一个或几个代表了我们的青春,代表了那些光辉岁月。他们用男人的呐喊击败了岁月,他们在岁月里留下了精神的烙印,而我们就是见证者。
我们都会变老,护腕会变成手表,护指会变成婚戒,球衣会变成西装,篮球会变成公文包,总有一天,我们会老得再也打不了篮球,但我们仍然会执着,信仰永远不会凋零,不是吗?
我们深爱着那颗篮球,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