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这种强烈的渴求,是一个人成长的动力,让一个人能够在苦难中站起来,活出生命中更精彩的颜色。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对他人认可的渴求确实是一个好东西。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它可就不这么好了。为什么呢?因为,当你很希望能得到他人认可,却无论如何都得不到的时候,你的心里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失落感,有的人能将这种失落感转化为自己前进的动力,但有的人却承受不住这种失落,承受不住的时候,他们就可能会患上忧郁症,甚至选择自杀。
有个学生告诉我,她很喜欢一个演员,那个演员是个做事认真、很有才华也非常善良的人,各方面都非常优秀,他以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也拥有一个非常相爱的恋人,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是无论他如何努力,都得不到母亲的关爱,也得不到全世界的一致认可。于是,他总是在期待与失望当中轮回着,慢慢就得了严重的抑郁症。最初他是不想放弃自己的,所以四处寻找能让自己摆脱抑郁症的力量,却怎么都找不到。终于,在演艺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他选择了跳楼自杀。我的学生说,看完这个演员的纪录片之后,她感到非常心痛。因为,她看到一个本来能更伟大地活着的人,一个本来能为世界创造更大价值的人,在自己编织的幻觉当中一天天憔悴,过早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过早地失去了一切改变命运的机会。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
我对这个学生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当他选择了一种活法的时候,就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每个人都是这样。上天并不会因为他的才华或者他世俗的成功,而对他特别眷顾,他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必须改变自己的心。正因为他一直都在心外求法,没有将注意力放在升华自心上面,所以他才无法得到真正的救赎。他最可惜的是,没有遇到一个能够为他点亮心灵的善知识,假如他能找到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位导师,他的命运肯定就会改变。当然,从世俗意义上来说,他已经成功了,他给世界留下了好些很让人喜欢的电影,在死去那么多年之后,还有那么多人怀念他,还有那么多人因为看了他的电影喜欢上已经死去的他,说明他有他优秀的地方。但是一百年后、两百年后,还有人会记得他吗?当世界上又出现了一个他这种类型的演员时,还有没有人会像今天这样想念着他?说不清。在没有人能够替代他的时候,人们会记住他和他的故事,甚至会为他感到心痛。可当这世界上出现了一个足以替代他的好演员时,许多人都会忘记他的一切——忘记他留下的电影,忘记他的强大与脆弱,忘记他悲剧的人生。
“雪漠禅坛”曾经讨论过另外一个世间法意义上非常成功的人: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我在回答网友提问时说,乔布斯为世界留下了几部好手机,当然,他也留下了好平板电脑,等等,但是不久之后,人们又会用更好的手机、更好的平板电脑。人们记住的仅仅是他的故事,即使这个时候全世界都在讨论和传播着他的故事,可是再过几十年,许多人都会忘记关于他的一切。当世界上又出现了另一个创造品牌神话的人,或者另一个有故事的人、另一款好手机,世界会不会把乔布斯忘记,去为另一个人大唱赞歌?肯定会。再者,假如另外一个苹果总裁带领苹果走向一种全新的领域,那么苹果还是不是乔布斯的苹果?说不清。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可能性,因为因缘在不断和合与离散。世界就是这样。
我们永远都该记住,好的评价也罢,坏的评价也罢,都是一种记忆。即使这个时候,全世界都在为你鼓掌,都在为你歌功颂德,但明天他们就可能会把这些全都忘记,把你也给忘记。一百年前当然也有很多出名的演员,有很多出名的作家,但死去百年还被人铭记的又有多少?当然,别人对你的诋毁也是如此。有多少人认识你,有多少人为你鼓掌,有多少人在说你的好话,有多少人追捧你,有多少人买你的书、买你的光盘,这些都不重要,因为它们都会飞快地变成记忆,记忆是一种非常虚幻的东西。而且,你应该明白,真正构成你的价值的,并非外界对你的评价,而是你的行为。为什么我们记得《红楼梦》和曹雪芹?为什么我们记得《西游记》和施耐庵?为什么我们记得《战争与和平》和托尔斯泰?为什么我们记得《老人与海》和海明威?因为他们创造了一种无法复制的价值,而这种价值,不仅仅是一本优秀的小说,更是小说当中承载的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善的信息,它足以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使人们对真善美有所向往,对某种可以为全人类带来福音的精神有所向往。这种东西,才是经得住时光洗礼的。再好的文学技巧、再神奇的故事,都有着被取代的可能,只有善美的精神不会。承载了善美精神的文学不但不会被取代,反而会融入人性当中一种最美的向往,成为这种向往的标志之一。
这就是为什么真正的文化大师能实现一种相对永恒的原因。比如,琼波浪觉、唐东嘉波、密勒日巴等文化大师,他们身上所承载的大善文化,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生命与灵魂的传承而延续了下去,他们的生命也随着这种传承而达到了一种相对的不朽。这就是出世间法成功与世间法成功的区别。
——节选自《光明大手印:参透生死》雪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