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则旧闻,说的是南京理工大学有301位大学生的饭卡上莫名地多了一笔钱。
原来是南京理工大学利用大数据采集了每个学生最近三个月的伙食开支情况。根据每餐最低7元的标准,每天按照两顿饭来计算,如果一个学生的月伙食费低于420元,持续三个月,这个学生就会成为补助的对象。按照420元每月的最低标准,被补助学生每月的餐费与这个标准差多少就补助多少。
最让人感动的是,这些补助是直接补到学生的饭卡里,不张榜公布学生名单,更不要学生去做勤工俭学的工作。这极富人文关怀的举动,让我们感到非常温暖。
记得我读大学的时候,班里有一个贫困生,学校给他办理了助学贷款,每月补助一定的餐费,但是我这个同学要经常到饭堂帮忙收拾碗筷,打扫卫生。每天早上我们在饭堂吃完早餐准备到教室上课的时候,他却要在饭堂打扫卫生,每次他都是急匆匆的跑到教室。虽然这个同学很开朗,但我们也能体会到他内心的无奈和心酸。
后来大二的时候,我这个同学拒绝了学校给他的餐补,他周末去做家教,做其他兼职,通过这些方式赚钱来养活自己。从此他再也不要去学校的饭堂打扫卫生。从那以后,他的笑容逐渐多了起来。
同样面对贫困生的帮扶,南京理工大学的做法让我们看到了大学应有的悲悯情怀。大学是什么?不只是学术的发源地,更是立足于现实的桃花源。大学里的慈善就是需要这么纯粹,不带有丝毫的“暴力”。
相比之下,社会上有一些机构和个人,在做慈善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带上媒体去曝光,甚至在电视台直播整个过程,让受资助的人在大庭广众之下谈感受。感觉这样的慈善就变了味。
有个受资助的贫困大学生说,当自己的名字被张榜公布出来后,感觉就像被剥光了衣服,暴晒在白花花的阳光下,让人无处藏身。
每个人的尊严都是平等的,无论是做慈善的人还是受资助的人。“默默地温暖你,却不让你在阳光下暴晒”,这是每个做慈善的机构和个人都要想到、更要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