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4日,崇德「日究竟」【第7天】
“今天18点在xx有一场关于xx的讲座,请大家提前10分钟到场!”[捂脸]
身处大学校园,这样的消息一定不会陌生。大学是传播思想的热土,而讲座则是重要媒介之一。 尽管如此,其实我的内心还是抗拒的,因为感觉自己大多情况下是被强迫着去听的。毕竟以前听了那么多讲座,能打动自己令我有所收获的少之又少。也可能是自己的问题,听讲座的时候便昏昏欲睡,只能用疲惫之躯来撑撑场面,而心却已飞出窗外。
如果请来的专家讲得很有吸引力,绕有风趣,妙语连珠,那自己也会赞叹不已,目光会一直停留在专家身上,不舍离开,生怕错过每个精彩的瞬间。如果讲座非常的枯燥,平淡无味,我便会用手机去打发时间,连头都懒得抬一下,更不用说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感悟了。[捂脸]
幸运的是,今天遇上的是一个幽默有趣的专家,他的讲座朴实无华,但却很吸引人。他的话语贴近生活,让人觉得很真实,有时还会幽默的开个玩笑,引得每个在场的人都哈哈大笑开心的同时也收获了很多。
我就想,同样是讲座,为什么这专家的讲座我就听得兴致勃勃,而以前的那些讲座却令我感到昏昏欲睡呢?是因为我自身的问题吗?或许是,可能我原先对讲座的出发点带有一些偏见,可能我以前不认真,可能我以前未投入进去,以正确的姿态去听去看去思考。
毋庸置疑,自己的态度,会决定自己听讲座的质量。而自身的态度,又是什么来决定呢?当然是这讲座本身的价值、质量以及主讲人的讲授方式,这二者缺一不可。
我细细想了想,今天到底是因为什么让我心甘情愿的听完两小时的讲座?!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因为朱老师讲得生动有趣吧,就像小时候在学校上有趣的课,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甚至还意犹未尽。
连我这种已明事理的成年人都如此,会“挑”自己喜欢的讲座来听,更不用说乳臭未干的小孩子了。儿童的感情比我们大人要来得单纯 直接,或许因为他们还不明事理。对于他们而言,喜欢就是喜欢,不会像大人一样,明明不喜欢却还是“逼”自己去听。[捂脸]
于是我联想到了教师的教学。教师究竟应该讲什么,如何讲,才能吸引小孩子呢? 我发现朱老师讲座的有趣之处在于他会用自己日常生活的各种小故事引出人生的大道理, 而不是直接给我们一个空泛的理论,通过其真实的小故事,我们对他的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此同时,兴趣也更浓了。在快乐中,一堂讲座就结束了,我们也收获了许多。[嘿哈][嘿哈]
教师在教学中是否也可以借鉴朱老师的这种方式,当我们传授知识时或许可以不用直接干巴巴的给学生灌输,而是通过另一种 生动有趣,且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去表达,让他们更容易轻松的学习到同样的知识点。
而且,我发现,朱老师的讲座内容是以听众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人嘛,总是关心与自己有关和感兴趣的事物。 所以,一个讲座要成功,主讲人除了要拥有听众不了解的信息、知识或道理之外,更应抓住听众的关注点(当下的渴求、困惑,以及需要明白的道理)。即使是同样的内容,面对不同的听众,讲述的角度和重点也应该有不同。
教师在教学中亦是如此,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为出发点。抓住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抓住他们在求知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困惑,然后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们。我们要知道 学生渴求知道什么,还要明确 学生应该知道什么。
如果总是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讲述自己渴望讲的,并且都只是以自己认知的方式、路径和过程来描述,忽略了听众的“兴奋点”,就会出现主讲人“天花乱坠”,听众“心不在焉”的现象,这是因为双方的“信息背景”和兴奋点等不相同而导致不能同频共振。
教育也是一样,如果教师一直以自身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教师与学生的步调便会错开,两者永远不可能在同一频道上。 同样的东西,教师可以选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去传授,一定要 站在小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教才能让他们更好的理解。相信这样的老师,以及这样的老师上的课,没有一个学生会不喜欢吧!没有一个学生会不爱上学习吧![嘿哈][嘿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