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宇平:第6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吉林省宇平工艺品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
文/杨登甲 图片提供/宇平工艺品制造有限公司
“这个人形做工精美,我在日本买的,不错吧?”接过朋友手中的武士,冯宇平莞尔一笑:“这是我们公司的产品,并不是日本制作的。”那位朋友顿时黯然失色,尴尬了许久。
汲取中国绢人精髓的“日本人形”曾风靡日本国内。随着时代发展,日本人形艺人逐渐减少,“宇平人形”瞅准机会,强势进入,占据了其80%的市场。作为“宇平人形”的创始人,冯宇平不但保住了传统的绢人技艺,还让绢人走出了国门,受到外国人青睐。
冯宇平
蓄须“明志”
绢人技艺历时千年,在民间流传极广。在农耕时代,做绢人是节庆时令、婚丧嫁娶的重要内容。在发展演变中,绢人技艺又将雕塑、绘画、缝纫、裱糊等多种技能融为一体,文化底蕴深厚。冯宇平的太姥姥,善于制作绢人;当技艺传到冯宇平手中时,已不如以往兴盛。经过深思熟虑,冯宇平接过绢人技艺,决心将它发扬光大。
时光如梭,2012年,冯宇平凭借《孔子问道》、《琼楼清韵》等绢人作品,一举夺得第6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其中《孔子问道》打破了传统绢人以仕女题材居多的格局,展现的是学生向孔子求学的情景:学生跪地叩首,卑躬谦逊;孔子抬头昂首,白须飘逸,单手一指朝天,向学生传道授业。与传统绢人不同,冯宇平在制作绢人时尝试将丝质胡须与绢人面部结合,成功创造出具有阳刚气息的男性绢人。之前他还创作了具有“美髯公”之称的关羽,一缕美须垂于胸际,正气凛然,威武十足。
“绢人脸部模具,运用了泥人技艺。”冯宇平坐在工作桌旁,拿起一个仕女头部模具。“这是唐代仕女,面部圆润饱满,制作模具只是第一步。”之后还要在模具表面糊制丝织物,干燥后,再糊上第二层丝织物,最后糊蚕丝织物。完成以上步骤,才在面部画上眼睛、睫毛等,头部“空壳”中还需填充棉花等物。传统的绢人眼部是直接用丹青画出,而冯宇平制作绢人时采用“开眼”技巧,就是在眼部制作睑裂,然后点睛,这样一来,作品人物会更加真实灵秀。
除了头部和手部,绢人的身子是用铁丝等金属支撑,披上华丽的衣服,安上头发和配饰,绢人就做好了。冯宇平是东北人,为了将绢人做出特色,他又制作出清代满族仕女。“在人物面部的塑造上,我还融入了漫画元素。”冯宇平制作的清代仕女身着旗袍,面容清秀乖巧,标准的瓜子脸,与传统脸谱差别很大。
《孔子问道》
《琼楼清韵》
孤注一掷
“其实真正沉迷于绢人制作,是在20岁左右。”冯宇平回忆,之前他在铁路局工作,因为受家庭影响,酷爱制作绢人,于是就辞去了列车长工作。对于今后走向,冯宇平很清楚,“没人要的工艺品如何传承?发扬传承绢人技艺,先要解决销路问题。”1997年,冯宇平组织了十几人,在只有几十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内开始了创业生涯。
诚如冯宇平所料,第一批绢人出产后,销路是最大的难题。当时正逢广交会举办,冯宇平联系到一个展商,说将产品先放在他那里,如果卖不出去就直接当垃圾扔掉。这一举措震惊了展商,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几天后外国订单纷至沓来,冯宇平成功掘到了第一桶金。
如此孤注一掷的做法并不是冯宇平随性而为。他之前做过调研,中国人很喜欢西方的芭比娃娃,换位思考,外国人也应该喜欢中国的工艺人偶。所以他断定,与其在国内苦寻买家,不如将眼光放到国外。成功之后的冯宇平不骄不躁,反而更加谨慎,他决定出国考察,地点选在了工艺品制造业发达的日本。
穿梭于日本的大小工艺品街区,冯宇平看中了日本的国粹——日本人形。这种人偶其实是由中国绢人演变而来,其工艺在原有的技艺上、材质上都有很大的改变。这给冯宇平带来了灵感,他决定以中国传统绢人技艺为基础,走出一条人形创新之路。
回国后冯宇平潜心研究,注册了绢人品牌“宇平人形”,并于2002年为公司争取了进出口经营权,迈出了“宇平人形”发展最关键的一步。从此,宇平人形工艺品走出国门,远销30多个国家,甚至占据了日本大量的人形市场。
《渔翁》
《竹林七贤》
创新与传承并重
如今,冯宇平已研制出中国人形、日本人形、欧洲人形三大工艺品系列,品种上千。有位日本民间艺人到公司参观时称赞说:“冯先生制作的工艺品真是巧夺天工,是名副其实的青年人形艺术家。”
在从事绢人创新制作之余,冯宇平还研发了“宇平叶艺”,他将叶子与陶罐相结合,创造出环保靓丽的工艺品。冯宇平认为,要打开眼界,扩展思维,寻求接触其他领域的工艺品类,任何技艺都有可取之处,不去全面了解工艺是固步自封的表现。
今年,冯宇平计划与高等院校合作,传授宇平传统工艺。同时准备筹建宇平绢人艺术中心,打造一个集教育、传承、公益展览、研发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宇平人形”已经大方地走出了国门,接下来的目标是国内,让更多人了解欣赏绢人这门古老技艺,让其在民间流传,继续流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