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末,中午回妈妈家包饺子。正在进行中,侄儿小贝壳从外面玩儿回来了,一到厨房就伸手要抓面团。
(背景:小贝壳四岁,以前每次和面,贝壳都要闹着玩面团,起初都是不给,贝壳就开始大声哭闹,然后大人就开始吼他嚷他,但无论过程如何,结果都是小贝壳获胜。孩子面团拿到手,结束哭闹,大人生一肚子气,说孩子太不懂事。)
今天不一样,我要用流程收拾他,给他立规矩,顺便也实操下院长的法儿到底管不管用,哈哈哈哈,这样想,我心里还有些小兴奋,是不是我这当姑姑的有些不厚道!
我在擀饺子皮,妈妈在包饺子,贝壳跑了过来。
贝壳:姑姑,我要面!
我(蹲下来,温柔的看着他,胳膊环着他):乖,姑姑知道你想要玩面,但是姑姑跟你说,面呢,是粮食,是用来吃的,面不是玩具,不能用来玩。
听到我的拒绝,贝壳开始酝酿情绪,眼圈已经红了。
我接着说:“姑姑知道不给你面你会很难过,会哭,但是面是粮食,不是玩具,不能玩,从今天开始,以后都不能要面玩儿,如果你很难过,你可以哭,等你哭完了,咱俩再谈,好吧!”
我的话刚说完,贝壳哇的一声就大声哭了起来,跑到我妈跟前哭着说:“我要面,我要面,奶奶,我要面……奶奶,你就给我吧,求求你了……奶奶……奶奶”
我妈一看这架势,就又准备启动她的日常“哄—训—妥协—生气”这个模式,我赶紧小声给我妈说,“你先别发表意见,今天让我来。”
(启动应对哭闹程序)
贝壳一看我妈竟然我不理他,哭的更响了。我们各干各的活,就这么持续了有三四分钟,贝壳的哭声小了,我赶紧停下手中的活,走到贝壳身边,蹲下来抱着他,继续温柔的说:“乖,你还哭不哭了?要是不哭了姑姑帮你擦擦泪,咱俩去喝点开水好不好?”
小贝壳一看有人回应他,更伤心了,虽然哭声低了,但类流的更厉害了,还是说:“我要面……”
我一边给他擦泪,一边说:“乖,姑姑已经给你说过了,面是粮食,不是玩具,不能玩儿,如果你还想继续哭的话,咱就先不谈,等你哭够了,咱俩再继续谈好不好?那贝壳是想继续哭,还是想跟姑姑谈一谈呢?”
贝壳看着我点了点头,我说:“乖乖不想哭了,是不是?那咱俩先去喝点开水,然后姑姑给乖说一说,好不好?”
贝壳停止了哭声,我给孩子倒了一杯温开水,放了点龙牡壮骨颗粒,抱着他来到了客厅。
我:“姑姑知道俺小贝喜欢面,姑姑也知道不给贝壳玩贝壳可伤心,但是面是粮食,不是玩具,以后都不能再玩儿了。你不是也会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文吗?我们都要珍惜粮食的,你记住了吗乖?”
小贝壳抽泣着喝起了水。
“乖,你在这里跟你姑父玩玩具,姑姑去给你包饺子,一会煮了让俺乖乖吃,好不好?”老公接过贝壳,我来到厨房继续工作。
谁知道没一会,贝壳还是不死心,又跑到厨房,抱着我妈带着哭腔说“奶奶,我想要面……”我妈也看出来我的方法了,说:“你姑姑不是跟你说了,面是粮食,不是玩具,不能玩。你快去看你姑父拿了一个啥玩具在那玩类。”贝壳这次过来的情绪本就就不强烈,一听有玩具,注意力马上就转移了,跑去找姑父了。
我妈笑着跟我说,看来你学的还挺管用,以后就用这方法对付他的无理取闹。我回答说:“妈,导师教的,肯定管用了!以后就用这种方法应对孩子的哭闹。面对他们的无理要求,不生气,温柔而坚定的说不,这是立规矩。如果哭闹,就用我刚才的方法,一定不能他一哭,嫩就妥协,满足他的无理要求,那样只会让他以为一遇到事,只要哭闹就能达到目的。你没有发现,他一直在用这一招收拾咱这一圈大人?”
妈妈笑着说:“就是就是,以后都知道咋弄了!”
反思:流程使用还不算熟练,效果也没有达到预期的完美,感觉下次小贝壳还会哭闹着要玩面,但一定会比这次好解决,因为他知道他的哭闹不再起作用了,这个规则意识初步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