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这项技能,不会随着时间慢慢提升,只会因为学习和练习而不断进步。写作的质和量是相辅相承的,只有积累了一定的量,才能有质,正所谓量变引起质变。海明威说:任何文章的初稿都是狗屎。那么,先给自己定个目标:写满30W字的狗屎!
1
输出倒逼输入。
自从决定开始写作后,才发现自己有多菜,很多时候词不达意,一些想法无法描述清楚,文章的深度也不足。
从纯粹的知识消费者过渡到知识创作者,这必须得有海量的输入。输入和输出的转化比大约是10:1,甚至更低。现在每天看书的时间增加了不少,例如微信读书上,这周过去了2天,已看了近5个小时了。
这并不是我输入知识的唯一途径。除此之外,我还会在简书上看其他优秀作者的文章,甚至是新人的文章。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可学之处,任何一个人也有长于他人的地方。
微信公众号也是我获取知识的途径,我会花时间去研究别人的写法,写了多长时间,有了那些成绩,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去做好一个微信号。
2
每日训练必不可少。
以前总想着,我多看看书吧,看着看着,后面就慢慢会写了。
现在才知道这种想法有多荒谬,输出虽是需要大量的输入,但是输入却代替不了输出。如果不输出,永远不知道短板和不足在哪里,不知道该怎么去提升。
而持续输出,才知道自己的短板有哪些,才能有针对性地去学习,去改进,去提升。
没有大量的练习,终究无法提升写作水平。
3
公开写作。
以前自己也有一些写作尝试,例如写写日记。但这只是自娱自乐,得不到他人的反馈。当然,也是因为害怕自己写得不好,受到诟病。
从写作开始,就要公开写,如果怕被同事朋友知晓,那就先与一群志同道合且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一起进步。
大家奔着提升自我写作水平的目的而去,可以偶尔一起交流,互相加油鼓气。
公开写作还有一个好处,你会收获粉丝,收获点赞,这些都会激励你持续创作。在简书不仅可以练笔还能创造收益,何乐而不为?
成功路上并不拥挤,因为绝大多数人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放弃。例如现在的写作群里虽然有41人,但每天活跃的始终就那几个,大部分人都处于观望状态。或许过一段时间,又会少许多人。
为什么?
因为群里人的水平参差不齐,有些人水平较高,刚开始就能写短篇小说。这类基础较好的群成员,会给其他基础不那么好的人造成心理压力。
但是,大家的目的都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所以要正视自己的基础,放平心态,日拱一卒。
无论如何,必须要坚持写,只有写下去才可能追上人家,如果不写,永远在原地踏步。这一次,我不会再用自己的青春去见证他人的成功,我要用妙笔让自己的人生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