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唠叨经常成为阻止孩子进步的拦路虎。
著名作家刘震云,曾提到说:一切的啰嗦重复都是父母在发泄焦虑以及转嫁责任的表现。
反反复复的叮嘱,不是在促进孩子的进步和独立,而是在消磨他们的生命活力。
我们该怎么办?
1、关注沟通的本质
我们和另一半或孩子交流,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传递信息。
那么,在你跟他们谈话之前,最好能够先问问自己:我要传达给他们的信息,是什么?
你会发现,其实,把大量的重复强调和语气词去掉,也不会影响我们想表达的内容。
2、尊重孩子的感受
你们每天回到家以后,看到孩子问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作业写完了吗?”
“怎么还不去写作业?”
“怎么又在玩手机/看电视?”
“今天考试考得怎么样?”
经常听到这些话,孩子一定会想:你们爱的是我,还是我的成绩?
作为父母,我们所做的一切,一定都是为了孩子好。但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也会开始逐渐需要自己的空间。
有时候,我们会很担心,并不相信孩子有保护自己的能力、不迟到的能力、躲避危险的能力、交朋友的能力……
但这一切的担心,都是以尊重为前提的。
3、学会共情,换位思考
当你觉得孩子开始不听话、叛逆时,不妨回想一下你和孩子的沟通情况,或者回看一下你和孩子的聊天记录。
然后,请想一想,如果你是孩子,看到这样的对话,会不会感到烦?会的话,是从哪里开始感到烦?可以怎样避免?
如果和孩子的沟通能够录音,就更好了。
可以试一试,下次和孩子聊天时,将你们的对话录下来,等孩子上学去了,开始回听,来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述:
哪些地方重复的太多?
哪些语句是无意义的情感宣泄?
另一方面,可以在沟通时,着重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果孩子流露出些微的不耐烦、走神、心不在焉,就立刻给自己一个信号,问自己:我是不是讲得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