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23 花花
今天要介绍的是一本有年代感的绘本《玛德琳》,图文作者是路德维格.贝梅尔曼斯,翻译柯倩华,编辑顾问是余治莹老师。
该书创作于1939年,算来有80多年,算“奶奶级”绘本了。《玛德琳》自问世以来,畅销80多年,深受孩子们的喜欢。该书也获得了1940年美国凯迪克大奖。
巴黎的一栋老房子里住着十二个小女孩,她们排成两排吃面包、刷牙、睡觉。
玛德琳是一个什么都不怕、淘气、充满了活力的女孩子。她敢抓老鼠,敢冲张开血盆大口的大老虎伸舌头,敢伸开胳膊像走平衡木一样危险的桥沿儿……
有一天玛德琳得了盲肠炎,住院十天,她依然能用自己的心感受童趣、感受美!譬如病房天花板的裂缝能想象成小兔子,窗外的鸟儿、树木和天空都是那么美。
整个绘本,细细读来,如同一位长者给我们讲小女孩的成长故事,娓娓道来,也如同观赏一部人物电影,历历在目。
内容的生活化,一下拉进了跟读者距离。绘本表现手法,色彩的表达,线条的表达,譬如:玛德琳生病,黑夜里救护车来救,大片的黑冷色彩暗示着“发生事情了”,克拉菲老师奔跑的场景,倾斜的线条,暗示着常态失去平衡,故事在无声发展… …
更重要的是,作者塑造玛德琳这一个丰富生动的人物形象。玛德琳这个人物,虽然创作于上个世纪,却离我们的生活那么却很近,她身上的特质几乎是大部分孩子所具备的:善良勇敢、天真浪漫。她会赤手空拳去捉老鼠、敢于向凶猛的老虎示威、在桥的扶手上“走平衡木”,甚至于主动揭开代表痛苦和灾难的伤疤并向伙伴们炫… …这些是不是勾起你的回忆。是的,这正符合孩子们的天性,所以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会有强烈的认同感和代入感走进她的故事,并与时俱进地观照自己的生活。
小小的绘本,大大的能量。
《玛德琳》,适合一家几代人共读的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