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和老板之间内心戏,往往比我们想象的精彩。
当老板说:你们干活能不能主动点,都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公司怎么壮大起来,你们能有什么出息?
而此时,大部分员工的内心话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公司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我要做的是专才,而不是通才;我可不想什么都会,又只会一点,与本职位无关的活,我能不干就不干!
当老板说:你们做事都不考虑周全一点吗?指哪打哪,动动脑子行不行?
员工的内心戏是:是你自己顾虑不全,怎么又赖我们头上?我上次就是多嘴了一句,多思考了几脑子,你就说我把事情想得太复杂了。——我这脑子,是该替你动,还是不该替你动?
当老板说:你看看别人家做的东西,从排版、到文案、再到画面,真的是比我们好太多了。你们要多学学啊!——语重心长,一声长叹。
员工的内心戏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别人的屁都闻着香。即使学了,也会立马被嫌弃,还不如坚持做自己。
当老板说:你这个地方错了啊,你看看这里,数字又错了啊!下次,再错一次就扣工资。
员工的内心戏是:奖励从来没有,扣钱张嘴即来。你要是一开始就跟我提绩效考核,我愿赌服输,中途给我开罚单算什么鬼。
当老板说:“这个周末,要过来加班!”“老板,有什么事吗?”“哦,就是怕万一市场上有什么事要你们配合。”
员工的内心戏是:为一件不确定的事情,要我们特意去办公室候着,这不是浪费时间谋人性命么。难道我就不能好好过一下私生活么?
当老板说:有些人啊,动不动就想换工作,这个公司呆一年半载,那个公司呆几个月,像个跳蚤一样,这样的人,肯定不会有什么出息。
员工的内心戏是:没听过有的人在国企呆了十几年,出来找不到工作么?十年还不够长啊?明明知道一家公司没前途,还要硬在里面耗着,嫌自己命太长是吗?遇到不合适的公司,早点离开是及时止损。
当老板说:公司要买的这些东西,你再上网查查,有没有更便宜的,质量更好一点的。
员工的内心戏是:预算不高,要求挺高,逼我印假钞啊!物美价还廉,哪有这么多的好事,全都被你碰上?
……内容过于真实,就不一一列举了。相信不少公司,都会出现这样的有声或无声的戏码。
既然当上了老板,在外对客户,在内对员工,都是特别需要深谙人性的。而不是逆人性而为,这会败很惨。
每一个被员工鄙视的老板,与每一个被老板瞧不上的员工之间,除了人性问题,就是立场问题,但归根到底,还是人性问题。
能不能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是员工与公司之间矛盾多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如果站在老板的立场,老板提出的上述要求或问题,皆不是什么问题,虽然他不一定是用恰当的老板思维,但他至少不恰当地动用了老板的身段,在跟员工谈话。而现在的90后、00后,压根不吃老板们居高临下的这一套。
如果站在员工的立场,他觉得老板问题这么多,也是因为,他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发表意见,表达不满。
一个好的老板,会在恰当的时候,把员工当客户,且用用户思维去满足他们的核心需求,做一个好的激励者,跟员工要谈未来,也更要谈现在。
因为,不是每个员工都有老板的格局或眼光,也不是每个员工,都有老板所要求的一切高度自觉性。所以,忘记自己是个老板,你可能更贴近“用户们”的真实想法,也更容易找到激励他们的有效方法,而且这些方法,可能并不需要多少经济成本。
而一个好的员工,无须在事事上计较个人一时的得失,把自己的眼光放长远一些,或是把自己放在更高的高度上,再来看待当下的自己,你会觉得,一地鸡毛,不值得你计较。
在一个团队中,好好合作永远是第一要义。如果个人主义至上的,也没关系,只要你的专业能力牛逼到——在本岗位上非你不可,在其他事上,你不必非理——那也可以抵消你老板因为你某些不配合所带来的怨气。
——老板和员工之间高度匹配之难,最后,也只有两个字能解释:缘分。
如果遇上了,感谢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