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菜根谭》心地放宽 身死垂恩
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身后的惠泽要流的久,使人有不匮之思。
1
人生一世,能给这个世界留下什么呢?《左传》里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这立德、立功、立言,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做人、做事、做学问。心地放宽是做人的智慧,身死垂恩是做事、做学问的功德;做到这两样,便为世界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2
对于做人,若是能够在活着时与身边之人和谐相处,不苛求,不埋怨,放宽心胸,不让他人因自己处事方式不当而心存不平之叹。若是能够如春风化雨滋润万物般,让身边之人享受到恩惠,即使自己离开了这个世界,他人也能感受到其德行的温厚。那么,这样的做人便是成功的。
其实,心地放宽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对他人,二是对自身。对他人易,对自身难。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对他人的某个过错,自己更容易察觉,更容易分析判断,也更容易找到适当的理由予以谅解。而对于自身的某个过错或缺陷,人们很难发觉,即使发觉了,由于受到自我束缚,也难以改进。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以,心地放宽用到自己身上的意义在于,若是自己有了过错,只要不是原则上的问题,应该学会谅解接纳。这绝不是对自己的过错置若罔闻,而是在谅解后懂得反思,在接纳后知道改进。若是一味的执着于自我过错,困于其中而不能自拔,倒是更大的过错,对于自己的进步也是毫无益处。因此,心地放宽,更重要的是,莫使自己有不平之气,放宽自己的心境。圣人孔子能够杜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四种毛病,不瞎猜,不武断,不固执,不自以为是。作为常人的我们,即使无法做到全部,也应该将这作为进步的方向吧。
3
对于做事、做学问,除了要学习以往成功的经验并汲取失败的教训,更为重要的是,经营现在,规划未来。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他所影响到的只有两个维度,一个是现在,另一个是未来。经营现在是基础,规划未来是保障。而两者都离不开一个前提,先学会做人。或者说,做事、做学问的前提是做人。人们常说,“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其间的道理不言而喻。已经过往的,无论如何也不会再因今日或来时发生任何改变,所以,放下过去,把握现在,憧憬未来,这对于充实人生是必不可少的。
北宋大儒张载说,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应是每一个有志之士所向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