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最新研究表明,在交际过程中,影响人们交际效果的最重要因素在于双方在交流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毫无意义的争论。
生活中争论的一个常见问题就在于在交流的过程中,你说你的,他说他的,最后发生意见分歧甚至争论。
殊不知,交流是一个双向补充合作的社会活动。人是社会中的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交往目的的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个人渴望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为组织团队提供价值,进而提升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以获得身心的满足感,简言之,就是感受自尊。可以回想一下,你平时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根本目的是什么,是不是为了将自己的观点尽可能表述清楚,提出一个能够体现自己价值的观点,并期许获得他人的关注和赞美。
懂得了这个道理,在交往的过程中就很容易避免无意义的争论。夫妻两个准备家宴要款待客人,丈夫说要注重美观,妻子说要注重营养。也许你会说,那就既注重营养又注重美观不就行了,你看我把这个问题表述出来,几乎所有人都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但是在实际的社会交往中,这种意见分歧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并且成为影响二者关系的最直接因素。
现实中,我们总是先提出一个观点,然后在头脑中找寻可以辅助自己观点论据,期待能够让自己的观点被他人赞同,在没有被赞同的时候,是不可能跳出自己的观点谈合作的,这是由于人们的大脑结构和思维定式来决定的。就像开车一样,你不可能在没有启动汽车发动机的过程中,就挂挡把他开走,而赞同别人的观点就是启动合作发动机的钥匙。就像上文所说的,如果妻子不赞同丈夫富有情调,丈夫不赞同妻子重视健康,二者是不可能达成合作的。
因此,在下一次你同别人交流的过程中,试着先摆脱你的偏见,不论对方的观点看起来多么扯,先试着赞同他的观点好的一面,然后再提出你的观点,互相补充完善,在这彼此感受自尊的情况下,交流往往能起到好的效果。
这种交流的方法,不论是用在夫妻之间还是朋友之间,亦或者在面对谈判交易等生活场景中,作用是非常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