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广志。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种体验: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和表达,会经常看一些写作方面的书籍。看的时候是觉得说的都挺好,也挺有启发,但一到自己写,就总不是那么回事儿。难怪有人会吐槽:写作就像便秘。我自己写东西时也经常有这种感觉,难道写作真的是一件需要天赋的事情吗?
作者上阪彻在《10倍写作术》中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观点,写文章的时候之所以既耗时又费力还写不好,原因不在于没有天赋,而是对所谓的"好文章"理解有误。
什么是好文章?
中学时期,你会觉得老师天天让我们背的优秀范文是好文章。
大学时期,你会觉得发表在杂志上那些优美的散文是好文章。
工作以后,你会觉得报纸上的社论,专栏或者专业的随笔是好文章。
所以自己在写的时候,潜意识会不自觉地往这些文章上靠。没错,不否认这些都是好文章。但要模仿这些文章并非是一朝一夕的,而且也没必要。
上阪彻认为网络时代,只要能将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用简单易懂的文字,清晰地传达给读者,就是好文章。
就像微信聊天一样, 你肯定不会在给别人发信息时还要思考:这句话一定要优美一些,这句的语法是不是错了,再或者标点符号是用逗号还是句号呢....
为什么用微信打字毫无抵触,就是因为微信交流的内容不是"好的优美的文章",而是"必要的信息"。
所以忘掉文章结构,忘掉正确的语法,忘掉标点符号,忘掉对好文章的执念,是既快又好写出文章的第一步。
除此之外,这本书中还介绍了写作前必须要如何确定目标读者和写作目的,如何搜集素材,配置素材,以及执笔写作时的注意事项,如何推敲修改处流畅易读的文章。
最重磅的是这本书会告诉你如何用10分钟写出简单的企划书,20分钟写作500字书评,40分钟写出1000字专栏,包括5天写出一本10万字的书。
其实这本书老早之前我就看过一遍,当时走马观花就过去了,也没有太深的印象。现在回头再看,对写作的理解又更深了一层。如果你也喜欢写作,不妨看看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