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文:
在为大学生做生涯规划咨询时,我发现很多毕业生,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不清楚自己有什么能力和优势,通常抱持着一种“做什么工作没关系,先随便找个工作试试,不至于毕业就失业”的“乐观”心态。
作为生涯规划咨询师,也作为从业5年的“老”职场人,对此感到非常担忧,决定现身说法,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提供一些择业思路和方法,不至于毕业后被社会揍的太狠。
毕业后走进职场的第一份工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格局、思维、眼界、圈子和职场习惯等,也间接决定了我们未来的职场走向和职场高度。下面我们以智联招聘的搜索条件为例,进行择业选择中各个因素重要性的解析。
1、城市
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去大城市就业。因为大城市有更多的头部行业、头部企业、更新的行业信息和更多的发展机会。
很多知名企业的总部会设立在大城市,而这些知名大企业的聚集,又会吸引更多的行业价值链上、下线企业的聚集,从而为市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大城市中,行业头部企业的聚集,会产生相关行业最多、最新、最高质量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对个人,都具有极大的市场价值。
在大城市,你遇见行业高手的机会大大高于小城市。而与高手的交流,或者向高手学习,他们分分钟会打破你逻辑思维自洽的“怪圈”,将你拎到更高的维度去思考、去判断,从而迅速的提高你的认知水平。
如果说你只想在家附近的城市寻找一份安稳的工作,那么是否去大城市就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内。本文针对的是具有“去大城市拼搏VS在相对的小城市安稳”纠结的人。而且,即使你最终想走向相对小的城市去过安稳的生活,也可以在毕业初期去大城市拼搏、经历、见识下。
如有机会,何不去大城市,拼搏一番、经历一场,即使终归安稳,多了见识、增了高度,不失为一桩美事。
2、行业
初入职场,最先要选择的就是你要去哪个行业。因为在一个行业经营数年,会积累不少的人脉资源、行业知识、工作经验等。如果中途转换行业,就意味着要放弃这些年的资源积累,从零开始。
大学毕业院校及所学专业会为择业提供最基础的知识、信息参考。比如毕业于医学院校的人,很有可能会走入医疗行业。即使不是当医生,也很可能会入职医药公司、医疗投资、地方卫生部门等单位。
然而大学所学专业并不能成为限制你择业的桎梏。比如目前发展火热的互联网运营、被称为金领行业的“咨询”、还有猎头、英语翻译等都没有准入门槛限制。而要在这些领域发展好,则需要后期的努力和个人领悟。
综上,选择进入哪个行业很重要,因为你很可能会在这个行业奋斗终生。若是不想从事大学专业所提供的行业方向,又无法确定自己想进入哪个行业,可以先做一个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以帮助自己做判断。
行业选择,参考专业,不限于专业,兴趣导向,方能长久。
3、企业
确定个人要进入哪个行业后,企业的选择问题又来了:是去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呢?
举例说明:
1⃣️朋友W,她在大企业人事部只负责人事部下的绩效核算组的职工工作量统计。工作了一年,只需要重复应用excel表格统计、计算,工作技能没有明显提升。👉工作激情日减,离职情绪日增。
2⃣️另一个朋友H,她毕业后去了一家民营公司,人事部只有她和主任两人。日常工作内容涵盖了:员工招聘、离入职手续办理、入职培训、社保缴纳、工资核算、员工团建等。工作两年之后,她已经熟悉并可以独自完成人事部的基础工作。👉猎头邀约不断,升职加薪/跳槽加薪指日可待。
所以去大公司,很有可能成为企业定制化的螺丝钉,只负责某个部门、某个模块内容的工作。如果只专注于该项工作内容,你的其他能力的提升、你的眼界的拓展都会受到影响。
而去小公司或初创企业,你需要参与公司的大多数工作。在这里你可以熟悉类似企业的各个工作流程、各个部门工作规则和要求。此时,你可以快速的提升自己的工作娴熟度和工作能力。
当然,如果在你选择的行业中,去大公司完全可以避免成为“企业定制化的螺丝钉”,可以进入到企业发展的关键业务中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眼界。此时去大企业比去小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能力提升会更迅速。毕竟上升阶段的大企业,蕴含着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所以公司、平台大小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最重要的是在哪里你的参与感更高、更能锻炼和提高你在该行业的能力和市场价值。
4、职位
企业的8大职能部门包括:市场、销售、研发、生产或服务、行政、人力、财务。
在选择职位时,可以根据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结果,或自己非常明确的职业兴趣,直接选择职位类型。
比如,
- 你若喜欢思考、研究,注重作品,你可以选择研发类职位。
- 你若喜欢与人接触、重视关系,可以选择人事类、市场类职位。
- 你若个性谨慎、注重细节、责任感强,可以选择财务类职位。
职位选择,参考霍兰德测评,符合性格特点,才能保持兴趣,富有热情。
5、岗位
岗位与人对应,只能由一个人担任,一个或若干个岗位的共性体现就是职位,即职位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岗位组成。
大学毕业生,进入职场一般会从助理岗位开始,比如招聘专员、培训专员、咨询助理等。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工作能力的提升,会逐步升职,在此不过多赘述。
6、总结
经过对职业选择中城市、行业、企业、职位、岗位这5个因素的分析,相信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会对如何择业有了初步的认识。根据以上的择业流程,逐步思考,慎重选择,必有所获。
当然,无论是哪个职业阶段的生涯规划,都不能保证长期有效。现在企业都已经将5年战略规划,改成2-3年规划了。所以当大学生走入职场,要阶段性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再诊断和及时调整。
林老师碎碎念:
不要因为自己没有经验就垂头丧气,觉得自己能力不行,不OK,陷入自我怀疑、自我否定情绪。
试想又有多少大学生是有工作经验的呢?
👉没有经验,就在简历里面通过自己学习、实习的经历展示自己的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写作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些职场通用能力。向企业证明你是值得选择的职场潜力股。
相信你自己是最棒的,你已经做到了当下最好,而且你可以做的更好。
文章读到这里,如果还有择业困惑,或者其他生涯发展困惑,可以微信我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