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在家写某篇文章的时候被我爸看到了,他说你每天写这些有用么?有人看么?
我妈也听到我爸的话,紧接着也问我,这么写能赚钱还是能当作家?
我说没用,都不能。
“没用你为什么写呢?”他俩异口同声。
我不是不愿意跟父母交流,我想把这篇写好的文章发给他们看看。
起初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就是想坚持,回头一看,也坚持了有两个多月了。
比起之前大脑空空漫无目标的机械上班荒度人生,我现在做的确实看起来没什么用,但有些东西也确实悄悄改变了。
1 写作让我和这个世界少说了很多废话
跟朋友在一起,我就是那个活跃气氛多嘴多舌的话唠子。可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我在人群中说的很多话其实毫无意义,马上奔三了,活得却还像是个二十郎当岁的莽撞少年。于是,我想改变,想试试看如果把那么多的话码成字,生活会不会有什么变化。公众号早就建好了,一直不知道该写点儿什么。6月17日父亲节前一天,我突然蹦出个冲动,想写一篇文章给自己的父亲。我把这么多年对父亲这个角色的情感变化全部见诸于文字,在父亲节当天写了篇文章给我爸,《致爱父亲节:没想到你是这样的父亲》,写完以后再去读自己亲手敲下的这些字,竟觉得是完成了跟自己的一次对话,梳理清了自己的很多想法。而且我把这篇文章发到家的微信群里,尽然只用一篇文字不费力的让大家了解到了我的真实想法。于是我开始关注并坚持起了写作,走上了一条不断通过写字去思考,去认识自己的路。
2 以前不了解自己,现在渐渐没那么焦虑了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坚持写自己的公众号,并把它当做了一次对自己可能性的探索。微信公众平台有一条口号,“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现在读起来也依然觉得感人。坚持写个人公号的这些天,除了写字,我发现自己学会了很多斜杠技能。比如如何去做读者调查,如何与读者去一对一沟通,如何通过他们的意见结合自己的擅长去优化公众号里的内容,如何用聊天的方式,写出让别人听得懂的话...在这样反复的尝试中,我发现了其实做很多事情都有一个通用的逻辑,然后渐渐对自己有了一种掌控感。这些东西,竟不是从呆头呆脑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得来,而是不断的写作和尝试中习得的。
3 我也有了自己的爱好
曾经如果你问我,我的爱好是什么。我会支支吾吾好久,然后告诉你我好想对什么都不太喜欢。可从2017年我接触写作开始,这个问题有了一个明确的回答,并且未来会拓展为很多个。是的,我喜欢写作。虽然现在我还没有完全拥有一个有趣的灵魂,但我感觉自己再顺着某个方向努力了。什么?你问我这次是怎么断定的?是基于“热爱”。因为如果真的热爱一件事情,你是会不自觉的想去做的。这感觉就像是,如果你真的爱一个人,是会不自觉的对Ta好一样。另外,因为这份热爱,我在不同的社群中认识了很多朋友,一起前进的感觉,真好。
最后,不必在每件事开始做之前考虑别人对你的那些质疑,有的时候,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开始改变了,你周围的世界也就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