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叶圣陶先生和夏丐尊先生合著的,用32讲阐述了国文课的精髓,一直受到广大学生和教师的喜爱,我看这本书,更多的是看到一个朋友的推荐。当然了读了以后我还是受益匪浅的,特别是关于写书评这一讲。
我以前就很迷惑:书评应该怎么写呢?如果把书里面的内容全部写出来就很冗长,如果只写一部分就觉得好像缺了点什么?最好搞成看完这本书,我有xx个收获之类。可是如果这么做的话,总感觉还是缺了点什么。
作者提到写书评就是看到一个知识点要进行归纳总结,结合自己的生活来谈谈对于它的体会。这一下子就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我因为负责日更分舵,所以对书评看的还是很重的。日更如果定向输出,就免不了要定向输入,最好的方式就是大量阅读经典好书,这些经典好书都是前辈们用自己的经验心得写就而成,站在前辈的肩膀上发力,自然也就更加省力。写书评也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看这一讲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
读书实际上是把书读厚再读薄的过程。读厚,是指看到知识点就应该在脑子里过一遍它的知识联系,适用范围,本质。要形成脑回路。不能形成脑回路的都是耍流氓,自己骗自己。
读薄,就是要归纳基础上的实战演习,比如谈判,你不演绎一遍真正的谈判,你学的会吗?演绎过了以后你对谈判就会体验的更深。人在使用的过程中,必然需要提取概念,那么也就必然对谈判有着更深入的思考,那种实战下来的总结更深刻,更加简洁明了。
看一本好书,如果花2个小时看完,应该花6个小时的时间去思考和总结它。这个比率才算是对的。否则你的书就看的不够深入。这个总结是围绕知识点去总结的。从各个角度去看待的。深入的。虽然慢了点,但久了你会发现。慢才是快。如果是纯技能的书,另算。
当你对于书里面的内容认知维度更好了,你就不会写不出好的书评。书评一定要定向输出和输入,所以我现在写书评看书基本上定向于写作、商业管理和营销之类。
以前看的书还算不少,但真正进行总结思考的不多。所以也希望沉下心来慢慢总结归纳。也不急着看别的。这周我发现其实很多书认真看下去写书评总结的话,你会发现你真心会总结出很多东西。我看一本书,了解一个人的领域,比如说谈判吧,我会从整体上一层层的往下整理。而不会以前那样这个好看这个,那个好看那个没有方向还没有总结归纳。不像以前读书效率不好,还老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那样的读书效果,真真是不好的!
罗振宇说过:这个时代,有大局观又有强大的执行力的人是整个时代的瑰宝,我相信写书评就是这样的一种实现瑰宝的方式之一。
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要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