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概念:付费就是捡便宜
1.我们之前已经提到了两种个人商业模式:
(1. 一份时间出售一次
(2. 同一份时间售出很多次
这周我们来介绍一种更高级,甚至应该算是最高级的个人商业模式:购买他人的时间之后再卖出去。“购买他人的时间再卖出去”是这三种模式中最高级的。
2.当你花钱购买服务的时候, 本质上是避免了自己的时间花费到那些只能“一份时间出售一次的人”所做的事情上去。
3.既然你的目标是“终归有一天不再出售自己的时间了”;
那么你的行动就应该是“想办法合理地逐步减少自己出售时间的数量”;
而方法就是“能用钱换时间的时候尽量用钱换时间”;
进而,省下来的时间全都“投资”到自己的持续进化上去……
今日复盘
用钱购买是最低层次的,其实也是最便宜的。
注意力>时间>金钱
我想应该在注意力之再前加上一个词成长,变成:成长>注意力>时间>金钱,在专栏的最开始就说过了,成长是永恒的的刚需,把省下来的注意力,关注到自己的成长上,把成长当做永恒的刚需。
个人商业模式有四种:
1、把一段时间卖出一次
2.把一段时间卖出很多次
3、买别人的一段时间后卖出一次
4.买别人的一段时间后卖出很多次。
你可能觉得第2、4种商业模式比较难,甚至会感到非常”沮丧“。我负责任地告诉你,不用担心,你可以用第三种商业模式,这也是一种高级的商业模式。
为什么这么说呢?很简单,每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你买别人的时间就可以冲破”时间总量“的制约,其实原理也很直接,”低买高卖“,这是商业的本质。
购买别人的时间然后出售,这种形式不仅仅出现在老板与员工的雇佣关系上,也可以出现在个人的商业模式中。
我们一直有一个惯性思维,就是谈到购买就是用钱,但实际上钱购买的仅仅是一个载体,它可能是一部电影,一本书,一个软件,钱购买的是别人创造这个产品所用的时间。但是若想要加工再卖出去,就必须要投入自己的时间注意力才行。
时间和注意力是比金钱更宝贵的资源,我们必须用这些资源去换取成长,也就是通过付费购买知识,来升级的认知。
前面已经说过,认知差异是通过践行产生的,所以不单要学还要用。要想把别人的时间出售出去,需要自己进行加工,形成认知差异,这其实是需要几个步骤的。
第一,付费购买别人的时间产出。比如,书,专栏,讲座培训等
第二,花费自己的时间注意力去学习,进行深入思考。做笔记,查资料使自己的理解更加深刻
第三,践行验证,通过践行使自己获得真正的成长,升级自己,形成认知差异。践行一反思一修正一再践行
第四,有了认知差异之后,就可以充分利用它们,将这种差异进行多份出售。我们的很多思想,都来源于曾经的思想家,当然科技的创新除外。以前买过一套书,叫做活法,是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写的,他敬天爱人的利他思想,就来自于明治维新三杰里的西乡隆盛,而西乡隆盛又深受中国儒家哲学的影响,尤其是王阳明的心学。
活法的开篇讲述的就是心学的四句话。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若是自己拿着一本传习录来看,会看的很晕,但是当你看到现实世界里,有人用实际行动来践行这种思想,这比从书本上看到,给你的震撼强烈的多。原来真的有人这么做,而且成功了。
这不仅是购买别人的时间,这分明是用生命来践行,别人的时间里所蕴含的智慧。通过自己的践行,加入当前时代的特点,由致良知,转变成敬天爱人的哲学思想,他会给你很大的震撼,因为能够读懂,而且是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