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以前老人经常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那时候觉得挺逗的,现在却非常赞同这个说法。这阵子,天气燥热,真的太过分了,浑身不自在。昨天入伏,今天我就逃回老家避暑来了。
三伏天,注定要考验我们的耐暑能力。为什么入伏后,天气那么热呢?凭仅存知识知一二。
大致是: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的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
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而水的比热容是最大的,当然比干空气的要大得多,同等条件下,吸收的热量更多,这就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
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而少云,更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大,天气就更热。
所以,出去的这段时间里,我们都要做好被“上蒸下煮”的准备哦。能躲刚躲,不躲要做好防范,不可为了凉爽而大量喝冰镇东西,那样身体会受不了,反而生病了。
我呢,受不了空调房的郁闷,闪人了,趁着假期回老家,看看父母,帮帮忙活,享受乡间的清新空气,每天早上,一觉醒来,听到的就是鸟儿的清唱,心旷神怡,没有了平时的烦燥,极好!
偏僻的小山村,四面环山,山上被绿带,看不到树下到底还有些什么。烈日一照,竟也照不赢满地的植被,我们躲到家里,感觉不到阳光的强烈。
夏日,连电风扇都不用的,看来我看到的,只有是自己的老家才有的了。在这里,我长袖长裤地穿,却感觉不到闷热,现在,我更喜欢呆在乡下一些。
在乡下,生活单调,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没有相互的攀比,谁都粗茶淡饭,却也满足。我终于明白,为什么父母不愿到城里跟我们住的原因了,当然,不想给孩子压力,才是真正的主因。
可怜天下父母心!我心领了,也更明白自己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常回家看看,多关心关心父母,心静自然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