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钱容易伤感情,更何况涉及到一个人的付出。
近期,国务院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的文件指出,要实施财产性收入开源清障行动,实施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行动,提出进一步减轻中等以下收入者税负,同时适当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堵塞高收入者非正规收入渠道,发挥收入调节功能。
听起来十分合理,但仍然有诸多争议的地方。例如典型的一个疑问就是,对高收入进行加大税收调节力度,但应该怎样界定高收入者呢?国内有媒体将高收入定义为12万元以上的群体,将在个税改革短期和中期目标阶段被重点调控,顿时引来争议。往往政策出台之前,都会风声鹤起,尽管国务院有人已经出来辟谣,指出12万元不是划分高低收入人群的界限。这一次12万引发的争议,却实打实地击中了中国城市中产的痛点。
12万年收入的提法,完全是空穴来风吗?
先不谈税收,以收入界定,12万算是个什么水平?有人说12万扣除五险一金所剩无几,也有人说中国税率不算最高,更何况即使12万在一线城市也算高收入。各说纷纭。放眼一线城市,12万收入绝对不算低。
根据上海社会科学院公布2016年一期民生民意调查报告,有29.70%的人的年收入在“5万元及以下”,30.60%的人在“5.1万元至7万元”之间,25.30%的人在“7.1万元至10万元”之间,而只有14.40%的人的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这意味着,收入10万以上者只是少数,可以预计收入12万的仅占到了10%左右。
既然如此,为何对12万感到愤愤不平?
现实很骨感。实际上,所谓的高收入者大多生活在一二线城市,面对不断上涨的房价与膨胀的物价压力,12万元真的不算宽裕。以深圳一个普通的金融员工为例,假设他年薪12万,扣除掉五险一金,所剩大概10万。而租房2,500,生活费开支2,000,社交通讯开支1,000,其他支出1000,所剩3500。这已经算是比较正常的开支了。再来看看房价,深圳的房价已经超过6。5万一平米,有些地方甚至超过10多万,一套100平米的房子,12万元的高收入者不吃不喝甚至不纳税也得50年才能买下。50年啊,是个什么概念?如此说来,这所谓的高收入者其实也难说是真的高收入者。
一边是达到12万收入者为数寥寥,另一方面则是12万购买力日渐稀薄,这与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似乎不相符合。探究其根本,这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平等的程度。中国近三十余年的经济高增长,财富分配呈现出剧烈的分化。曾几何时,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阶层之间不再固化,而是可以流动,好像只要足够努力或者够胆够运,命运就可以掌握在手。但是,这种界定已经比较模糊,阶级的固化,暴富者高高在上,无需承担与他们的财富不相匹配的义务,苦逼的中产阶级却必须时刻紧盯自己的钱包,也面临随时可能坠入他们看不起的下等阶层。
站在更大的背景,是财政和居民收入的紧张
近些年来,中国财政收入结束了高速增长的阶段,从以往的两位数变为个位数的增速,财政收入增速放缓,财政开支却一直保持高速增长,造成了长期的债务问题。以2015年为例,当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217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5768亿元,财政赤字也会突破2万亿元。压力之下,个税征收也成为新的财政收入增长点。按照2015年财政收支数据,2015年个人所得税8618亿元,同比增长16.8%。然而,对比之下,2015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增长了8.9%。这就造成了财政和居民收入之间的紧张。
谈钱伤感情,12万年薪只是高收入假象而已
目前用加收个税缓解压力的方法并不明智:
第一,中产阶级还在培育中,个税收入并不占财政收入的较大比率,从原则上讲,个税改革不应该以增加收入为目标;
第二,个税的每一次改革都会引发大小争议,目前,信息不透明,各方利益格局不均,处理如果不当,很容易带来诸多问题。
收入对应着开支,本来呼吁的预算透明,迄今仍不尽如人意;纳税对应着福利,增进民生开支本应是积极财政政策应有之义,但在利益格局之下,教育改革、医疗改革、社会保险统筹等举步维艰,普通民众难以感受到与纳税相对等的福利。
谈钱伤感情,但金钱也意味着自由与权利,而赋税本应该和权利义务挂钩,付出越多,期望也就越大。而所谓的12万年薪只是一种高收入假象而已。
转载请注明来源,如果想了解更多优质内容,详情关注知财道微信号:zhicaidao
转载请注明来源,如果想了解更多优质内容,详情关注知财道微信公众号:zhicaid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