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陪伴老人、朋友聚会。
早上老师发了一篇简书文章,题目《那卖包子的,大学毕业!》,由于家人在等我吃早饭,就没打开看具体内容,但心里有点不舒服,老师这是歧视卖包子的,还是歧视大学生呢?关键还用了“!”,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烈的感情呢?不解。
饭还没吃完,研修群里发来消息,老师让大家说说读这篇文章的感觉,他说,记住是感觉而不是分析!
类似的训练精品课的时候有过,当时分享是听完一段录音后的感觉,绝大部分人说了自己的看法,但很少有人真正谈到感觉,我们都是在分析、评判。对于我们这些习惯使用理性去思考的人来讲,想抓住那一丝的感觉,是多么不容易呀!
这次还是,我也不确定自己初看题目时的不舒服,是来自于感觉,还是来自于评判。打开文章,逐句地读下去,那丝不舒服不知何时逐渐隐去。一个老师笔下阳光大男孩的形象出现在眼前。
想起暑假时与女儿聊天,说到教她SAT的老师,美国名校博士生,放着海大的工作不干,辞职在家教英语,我很是不解,这时女儿说的一句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他可以选择当学者,也可以选择教英语,他当初的努力,是为了后来可以自由地做选择!谁又能说,卖包子的大男孩不是自由地做了选择?
佩服老师能见他人之不能见,但我怎么就没有读出老师所表达的心酸?自己归因为生活经历有太大差别,无法体验他的感受。其实我经常有这种感觉——读不懂对方的心,共情能力差。
要怎么在这方面做出点突破?想了半天,不得要领,只好先从弄清它的内涵开始,手头正有刚收到的许又新教授的《心理治疗基础》,里面有一段相关内容,摘录如下:
我们不可能跟病人一见面,或者在很短时间就建立起亲密关系,那我们要做到什么呢?在实际操作上我们从两点做起。一是接受,罗杰斯特别强调这一点,心理治疗师必须无条件地接受对方,不管他有多少毛病、多少缺点、多少短处,无条件接受,这一点当然也难做到。第二是理解,这个理解是什么样的理解呢?是投情的理解,是情感投入的理解,设身处地地、将心比心地钻到病人的内心世界里面,去体会病人的体验这样一种理解,empathy这个词现在在文献上都翻译成共情。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有一期专门发表了好几篇文章,讨论empathy这个词的翻译,大多数翻译成共情,只有我一个人翻译成投情。为什么?一个是前缀“em”就是进入的意思,所以我理解为“投进去”。其次,作为精神科医生,我们所碰到的不光是神经症、人格障碍患者。人格障碍的病人、神经症的病人你可以跟他共情,假如是一个痴呆的病人你怎么跟他共?他根本不跟你共,他不跟我共我就投,这是精神科大夫的职责所在,他不能跟我共,可是我就必须投,投入情感。
——许又新《心理治疗基础》
P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