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
是Java中非常常用的数据结构,而ArrayList
是其中最常用的实现,ArrayList
正如它的名称一样,它的本质是一个数组,所有的元素都会以数组的形式保存在内存中,然后提供各种操作数组的方法。
初始化
既然对象要存到数组,那么肯定就需要预先分配好内存,这也是ArrayList优化的核心因素。
ArrayList
提供了三个构造函数:
public ArrayList()
public ArrayList(int initialCapacity)
public ArrayList(Collection<? extends E> c)
先来说说最简单的无参构造方法ArrayList()
:
public ArrayList() {
this.elementData = DEFAULTCAPACITY_EMPTY_ELEMENTDATA;
}
DEFAULTCAPACITY_EMPTY_ELEMENTDATA
是一个空的数组,采用这种初始化方式,就意味着我们需要使用ArrayList
的默认设置(默认不初始化数组),有意思的是在jdk1.6
中,这个方法里面只是简单地调用了一下另外一个构造方法ArrayList(10)
。
再来看第二种构造形式:ArrayList(int initialCapacity)
:
public ArrayList(int initialCapacity) {
if (initialCapacity > 0) {
this.elementData = new Object[initialCapacity];
} else if (initialCapacity == 0) {
this.elementData = EMPTY_ELEMENTDATA;
} else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Illegal Capacity:"+
initialCapacity);
}
}
它则要求用户输入一个值初始化大小,ArrayList
根据这个值来分配数组的大小。
第三种构造方法:ArrayList(Collection<? extends E> c)
则是将Collection
对象转换成数组(通过collection
内置的方法),然后拷贝到ArrayList的元素中,不是一种特别高效的方式:
public ArrayList(Collection<? extends E> c) {
elementData = c.toArray();
if ((size = elementData.length) != 0) {
// c.toArray might (incorrectly) not return Object[] (see 6260652)
if (elementData.getClass() != Object[].class)
elementData = Arrays.copyOf(elementData, size, Object[].class);
} else {
// replace with empty array.
this.elementData = EMPTY_ELEMENTDATA;
}
}
在以上的源码中所展示的一样,ArrayList
拥有一个elementData
数组对象,它所有的储存的元素都会保存在这个对象数组中。
添加元素
在初始化这个容器之后,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将数据存到ArrayList
里面,ArrayList
提供了几种添加元素的方法:
public void add(int index, E element)
public boolean add(E e)
-
public boolean addAll(Collection<? extends E> c)
// 由AbstractCollection提供,内部其实使用了add()方法 -
public boolean addAll(int index, Collection<? extends E> c)
// 由AbstractList提供,内部也是使用了add()方法
那么让我们由最简单的add()
方法,来解析ArrayList
是如何将数据存入数组的。
public boolean add(E e) {
ensureCapacityInternal(size + 1);
elementData[size++] = e;
return true;
}
这里使用一个参数size
,这个参数保存了当前ArrayList
中存储元素数量。
ensureCapacityInternal(int size)
函数是一个私有方法,负责确认数组是否需要扩容,以及是否需要调整参数的大小,看看它内部具体的实现:
private void ensureCapacityInternal(int minCapacity) {
if (elementData == DEFAULTCAPACITY_EMPTY_ELEMENTDATA) {
minCapacity = Math.max(DEFAULT_CAPACITY, minCapacity);
}
ensureExplicitCapacity(minCapacity);
}
这个函数中,我们发现有一句特意为无参构造方法写的if
语句,DEFAULT_CAPACITY
的值为10,ensureExplicitCapacity
方法会判断数组是不是真的需要扩容,然后会调用grow()
函数执行真正的数组扩容。
private void ensureExplicitCapacity(int minCapacity) {
modCount++; // 这是为迭代器快速失败提供的一个参数,可以暂时忽略
// overflow-conscious code
if (minCapacity - elementData.length > 0)
grow(minCapacity);
}
所以,这意味着如果我们初始化的是一个空的ArrayList
,那么数组直到被add的时候才会扩容,相比1.6
中一经初始化就占用空间,是做了一些调整的。
那么grow()
方法中又是如何为数组扩容的呢:
private void grow(int minCapacity) {
// overflow-conscious code
int oldCapacity = elementData.length;
int newCapacity = oldCapacity + (oldCapacity >> 1); // 右移一位,二进制中高位减少一个数量级,即除以2
if (newCapacity - minCapacity < 0)
newCapacity = minCapacity;
if (newCapacity - MAX_ARRAY_SIZE > 0)
newCapacity = hugeCapacity(minCapacity);
// minCapacity is usually close to size, so this is a win:
elementData = Arrays.copyOf(elementData, newCapacity);
}
从中可以看到ArrayList
在确认扩容之后利用Arrays.copyOf()
方法产生一个空间为原来1.5
倍的新数组,并将老的数组复制到新的数组中,也就是将老的元素,整体从一个位置挪到了另外一个位置,老的数组等待被GC释放。
在确认数组的大小能够容纳下新的元素之后,我们回到add()
方法,新添加的元素添加到索引为size
值的位置,然后扩大size
的值。
说到扩容,ArrayList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公开的方法ensureCapacity()
,帮助我们手动扩容:
public void ensureCapacity(int minCapacity) {
int minExpand = (elementData != DEFAULTCAPACITY_EMPTY_ELEMENTDATA)
// any size if not default element table
? 0
// larger than default for default empty table. It's already
// supposed to be at default size.
: DEFAULT_CAPACITY;
if (minCapacity > minExpand) {
ensureExplicitCapacity(minCapacity);
}
}
因为扩容总是1.5倍,有时候这并非我们希望的数组大小,如果我们事先已经预知代码执行到某一段的时候,需要扩容的操作,那么我们就可以使用ensureCapacity()
方法手动扩容到期望的大小。
删除元素
既然元素可以被添加的,那么也应该可以被删除,ArrayList
提供了几个删除方法:
这里我们分析下最常用的remove(int index)
方法
public E remove(int index) {
rangeCheck(index);
modCount++;
E oldValue = elementData(index);
int numMoved = size - index - 1;
if (numMoved > 0)
System.arraycopy(elementData, index+1, elementData, index,
numMoved);
elementData[--size] = null; // clear to let GC do its work
return oldValue;
}
这个方法中,rangeCheck(index)
会检查传入的参数是否超出数组大小越界。
之后remove()
方法通过elementData()
方法查询出要被删除的数据:
E elementData(int index) {
return (E) elementData[index];
}
使用System.arraycopy
函数复制数据覆盖原先的索引位置上的数据,并将最后一位制空并减少size
值,等待被GC回收内存。
查询数据
ArrayList
可以通过get()
方法查询数据:
public E get(int index) {
// 检查传入的参数是否越界
rangeCheck(index);
// 从 elementData 数组中取出对应索引位置的数据,强转成对应的类型
return elementData(index);
}
由于是基于数组的容器,查询的时候知道位置,数组大小可以被确定,查询的复杂度为复杂度O(1),查询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当然既然是数组,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遍历整个数组,在Java8提供了lambda
之后,ArrayList
也提供了一个forEach()
方法完成整个数组的遍历:
public void forEach(Consumer<? super E> action) {
Objects.requireNonNull(action);
final int expectedModCount = modCount;
@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
final E[] elementData = (E[]) this.elementData;
final int size = this.size;
for (int i=0; modCount == expectedModCount && i < size; i++) {
action.accept(elementData[i]);
}
if (modCount != expectedModCount) {
throw new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
}
从中不难发现,forEach()
方法遍历数组的本质其实还是利用了最基本的for
循环,然后直接通过索引位置取得数据。
总结
ArrayList
作为最常用的数据结构,需要更好地了解才能更好地使用它。从以上的分析中也不难看出ArrayList
最大的消耗来自于到处数组拷贝,几乎所有操作元素的地方,都可能(对,只是可能)出现数组的拷贝,这本身是一个非常大的消耗,而大量老数组等待被GC也增加了GC的负担。
所以使用ArrayList
最好的姿势,应该是初始化的时候,估算好数组的大小,然后将元素放入容器之后,尽量不要再做一些修改容器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