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阿呆,今天要讲一个关于对PPT制作流程和理解的故事。
跟知识点有关的东西推荐识记,跟技能有关的东西推荐实践
引入
正如标题所言,当说到“去做PPT”的时候,或许很多人跟我先前想一样,就是仅仅“去做PPT”,也就是说,接到某些任务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就打开PPT,然后,先是从封面再到目录页,一页一页开始做起来。没错,曾经我就是这样子,但是,做出来的东西确实不但花的时间很长,没错,我回对着PPT的空白页面发着很长的呆,或者翻来覆去找资料,最后因为信息过载发呆,当最终把任务完成的时候,内容很容易虎头蛇尾或者前前后后的内容很容易出现混搭(注:把小清新和重口味放在一起出现)。很明显,这样是不对的
终其原因,不管是PPT或者其他软件,终究是工具,是把你脑子里面的东西展现出来的工具,当你脑袋空空的时候,你对着一个工具怎能想出东西呢?
所以呢,答应我亲,在头脑没有冷静下来之前,不要打开PPT呢?
知识点一:PPT的制作步骤
既然刚刚说了不管做啥都要马上打开PPT,那么,当我们想做一份PPT的时候,我们要做啥?其实大有文章(刷新三观的时刻到了)
根据PPT达人曹将大大所著的书《ppt炼成记》(哎呀这本书老好了,我是自来水)中是这样讲的,一共有八个步骤
PPT的制作步骤
Step 1 提取内容
1.将原材料另文存档,以免之后改动太大忘了最初的逻辑推导
2.处理文档:1.标注要放入ppt的内容2.适当总结段落大意3.标明层次关系Step 2 搭建骨架
画出该材料的逻辑图,掌握全局框架,让逻辑清晰Step 3 制作模板
解决: 1.文字内容,包括字体,字号,行距,缩进2.配色方案Step4制作导航页
包括目录页和专场页,迅速将ppt模块化Step5制作“基本内容页”
将大概内容“放”入ppt,调出大概轮廓Step6制作封面和封底
统一风格Step7精细化加工
精细化加工包括;图形化,用图像表示信息;加动画,让内容呈现层次;加小部件Step8收尾工作
审查错别字,逻辑要清晰;字体嵌入;兼容性;备份
1.由上可以看到,哪怕是在单纯的PPT制作中,也是到了第四步开始,才开始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去做PPT”,首先,有一个归纳,总结,整理逻辑的阶段,通常来说,前期的整理,构思往往占据很长的时间,它需要你去了解学习感受你需要放上PPT的内容,去找到一件事的重点与详略,去构想PPT可能出现的故事或者创意。举个例子,做一个30页的PPT演讲要进行的步骤以及耗费的时间。
(来源:《slide: ology 》By:Nancy Duarte,实在不好意思,找不到满意的中文版,书是蛮贵的,但是广州图书馆有外借,英文版稍后上传)
2.制作顺序并不是像大家想象的那样,从第一页封面开始做,而是有层次的,先模块化,把大致内容放上去之后,再有方向的精雕细琢。这样更利于风格的统一,以及逻辑的完整性。
当你手头没有任何资料,一头乱麻的时候,你需要整理思路,这个时候你可能需要用到思维导图。
技能点一:思维导图的制作
将思维组织化,模块化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说金字塔原理(这是一本书,我还没学完哭哭),还有一种今天要讲的:思维导图(mind map)(自行百度效果更好)思维导图不单单可以用来作总结,还有创意,沟通等其他作用,在这里只聊聊其中一种作用。不知道是啥的我举个例子,下面是一张传统意义上的思维导图。
可以看到该图片以一件事情为中心,像脑细胞一样的向外和各个节点连接,用联想(颜色,图案,动作,节奏等),把各个节点连接起来,如同一个树根,一个主题就能串起无数内容。
在PPT的制作步骤中,思维导图用作整理思路时。先把目标词语放在中央,然后分层,也就是分出枝桠,把相对来说最重要的内容或者分类放在最近的分支上,然后依次类推(过程常常需要归纳分类)。(详细制作内容,可以看看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the mind map book)》第二章,第三章,稍后上传,多扯一句,思维导图可以用来做头脑风暴)
思路一旦整理完成,根据你做的思维导图,你也就知道你要做的PPT:
主要话题是什么?
有几部分?
各个部分的关系是什么?
各个部分如何转折?什么时候应该转折?
哪些部分要详细?哪些部分可以一笔带过?
以上,也就是思路整理的目的。
知识点二:当PPT遇见演讲
我们最经常用到PPT的场合,就是演讲,但是为演讲做一个PPT,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一个完整的演讲,按照《slide:ology》一书中的观点,是由信息(内容),视觉故事(视觉设计),演讲(临场发挥)组成的,如图
该图表现了制作PPT的顺序,同时分散的圆点代表了应该注意的12个方向(有部分小字我自己都难以理解T^T)。
那么,当你听到“去做PPT”的时候,还会去仅仅考虑“去做PPT"吗?
技能点二:分析观众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