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 新的遇见
昨天有人问鲜花是送什么人?今天可以揭晓了!
我的研究生导师蔡禾老师65周岁生日,并且即将光荣退休,在校的几位师弟师妹组织在广州的同门学友一起为老师庆生并为他的荣休暖场。两周前,在系友群认识交流了好几年却一直没见过面的师妹慧慧就邀请我参加这次聚会。
这样的聚会在蔡老师60岁时组织过一次,我因为当时在海外工作,没能参加,只在2017年11月年休回国时跟同班几位去学校与老师小聚了一次,一晃又是两年过去了。所以这次真是好机会。想到又能见到敬爱的蔡老师,还会认识好多的同门师弟师妹,心情小有激动。
在交通高峰时段,穿越了天河、越秀和海珠三大区,来到聚会安排的炳胜海印总店,去到时已经是欢声笑语满堂,蔡老师、师母李老师一眼见到就叫我名字,盈盈笑意、温暖亲切。我多年少有机会参加系里聚会,除了高我一届的谭师兄、周师姐、同班的梁同学,还有在系友群里认识了慧慧,其他系友真的都不认识,加上我本科是在华科读的,跟老中大科班的更年长的几位也不熟,但还是被当成大师姐迎到老师和师母这桌。
坐蔡老师右边的是高我一届的谭师兄、周师姐,他们才是这里的大师兄、大师姐,都保养得很好啊。在同桌相互询问和聊了一会子后,其他桌的师弟师妹开始轮番过来给老师敬酒,顺便也一一报了姓名、年届。
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好生叫人羡慕,36位同门学友中,就有两对成为亲密伴侣;而且,好多年轻师弟师妹都是毕业或者在读的博士(老师虽临退休,还有不少在读博士在他名下,其实也是退而不休),让我这个拿个小硕就开溜了的师姐很是惭愧。后来我在群里弱弱地问:“是不是这一屋子里博士占了不止一半啊?”04级徐博回应:
师门里 硕士与博士都是同学
只不过是人生经历的时间差异而已
蔡老师 与我 良师益友
蔡老师 与我 如兄如父
祝福
开始切蛋糕了,蔡老师那么斯文地主刀将第一块切下递给师母。然后是熄灯、点蜡、吹蜡,唱生日歌的传统节目,让我们跨了二十多年的同门学友,完全没有了陌生感,沉浸在融融的温暖与快乐中。
接下来,三三两两与老师交谈、合影,学友们也相互认识、加微信。我跟着慧慧去了另一包间,原来他们在这录制视频,同学们表达对老师的回忆和想说的话,编辑后作为后面送给老师荣休的礼物。为了轻松自然些,大家结伴上镜,有伉俪,有师兄弟,那我就和比我低14届的师妹做了个即兴小串联,没想到很多回忆就涌了上来:
那年从武汉赶到广州参加研究生面试,因为有原来学校老师的推荐,见蔡老师第一面是在中大招待所的走廊上,他拎着从早市买的一袋子鸡蛋,估计还要赶回去给儿子做早餐,先来看了我,叮嘱面试不要紧张……毕业那年的暑假,老师全家回老家,让我帮忙给他们看家、浇花,我让老师家本来冬天开过的一盆植物开出了花,却好像把他家仙人掌给养死了……
聚会接近尾声,大家意犹未尽。后期简单制作了一个照片集,也期待看到师妹编辑的贺师视频。
蔡禾老师教龄36年,在中山大学工作28年,工龄49年,跨越了半个世纪,也见证了新中国社会变迁的大多数转折点。
蔡老师历任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院长,中山大学城市社会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主任,中法合作工业与技术社会学中心主任等。
虽然我毕业后没继续学术之路,但导师的治学理念也指引着我的人生和今后的专业道路:“追求内在于心的学术精神,坚持外在于器的学术规范,实践中庸于行的学术人生”!
最后,贴一张老师手执逸仙魔法大学权杖的照片,祝老师、师母身体健康,退休后的生活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