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丫丫老师亲子时间管理-父母锦囊一的,道理我都懂,但是我都没有做到。我的孩子是经常忘带东西,都是因为我包办太多,没养成好的习惯。
一、做孩子的陪伴者:
不能一边刷着手机,一边“陪着”孩子。孩子需要是全身心的陪伴,是交互。以后孩子在身边,我就要放下手机。高质量陪伴孩子。
二、 做孩子的支持者:
我们家长要鼓励孩子,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父母要给与支持。我可以接受你失败,不能接受你不愿意尝试。
比如有些题目,比较难,可以让孩子先复习,画图,找公式,孩子实在不会,我们可以给孩子讲讲。过度的压力,是孩子不愿意尝试的根源。我们不要强迫孩子,和孩子一起共同前往困难。
孩子除了作业以外,父母还会给孩子布置很多课外的作业。我们这一点做的不好。
因为家栋是独生子女,没有弟弟妹妹哥哥姐姐妹。他的人际智能就有点差。暑假的时候,他每天下楼玩,他的表妹在我家住了一个月,天天陪他玩。
开学以后,他每天放学18:10,到家18:30,做作业、吃饭、吹长笛、看课外书、洗漱,就要睡觉了。他下楼和小朋友玩的时间比较少。
孩子需要有自己的时间,以后我需要和孩子探讨一下,参与到孩子的提议中去,根据饼图、日历,给孩子安排自由支配的时间。帮助孩子缓解他的压力。把童年还给孩子。
三、做孩子的反馈者:
孩子需要大人倾听,我们可以提醒孩子,而不是指责,不是监督。提醒是温和的。对于孩子需要三个步骤:预设、提醒、督促。
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有些孩子提醒他几次就行,但是有些孩子需要提醒几十次。
比如刚开始制作清单,可能孩子记不清楚,可以提醒孩子看清单,而不是生气。
清单本身就需要大量的提醒,我们不要带情绪的提醒,不要带情绪的指责?
严厉会导致孩子犯错误。规则清单太多,会显得太严厉。
不要做神一样的父母,要让孩子觉得父母也会犯错,让孩子感觉犯错很正常。
我们可以给孩子说,我小时候也摔碎过盘子,丢过东西。
有时候孩子怕父母训他。
面对错误和失败的时候,让孩子想想以后该怎么做呢?
孩子已进入小学高年级,孩子还是会忘记带东西。今天去学校当志愿者,把水杯也丢了。
我今天没有生气,现在开始让孩子独立思考,为时不晚。过去太依赖我了,我提醒太多了。
只要开始,永远不晚的信心,任何时候,抱有希望。
时间管理需要终身学习,不断践行的过程。
四、时间管理不知道从哪入手:
①调整作息开始,最重要的。
②从孩子感兴趣的点开始(整理物品、挑战番茄吃青蛙)
③日检视习惯的养成(从家长开始)
我以后也要打卡阅读、复习考试了。给孩子做个榜样。
④睡前悄悄话(促进亲子关系)
家栋特别喜欢。我要坚持每天谈谈他的进步,已经坚持两天了,我发现我情绪也好了。
四、清单比较多,先用哪些
让孩子养成用清单的环境,清单要做的漂亮,引起孩子的注意。
① 饼图
② 早起清单
③ 放学后清单
④睡前清单
⑤电子产品使用规则
五、可能产生的行为
孩子有时候会很好,有时候不好了。孩子会抵触情绪,问一下是什么原因。比如是觉得番茄钟有声音。
比如清单,和沟通,一开始可以简单一点。让孩子参与进来,商量着做清单。
从无到有的,孩子适应,提醒孩子养成看清单。先梳理流程步骤,按照模块来分,比如穿衣一个模块,吃饭一个模块,再提升速度。
六、开课后立即做些什么?
① 开家庭会议。每个月一个目标。
② 清单、饼图贴出来,试运行一周
不具备可操作性,需要调整一下
七、如何帮助我们的孩子
我们要倾听孩子,认可感受。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复述孩子的感受。比如孩子讨厌番茄钟,我们就复述这句话。
我们要首先要排解自己的情绪,自己如果有情绪,再去陪孩子,大人就会炸。
我们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有些父母本身就很焦虑。
父母的焦虑会传染给孩子。
导致孩子犹豫不决、完美主义、拖拉。
可以制定每周挑战,不要求每次都做到。
父母要陪伴,我们一起去做。大人不要指责。
做父母本身就不容易,如果孩子对目标比较抵触,我们大人可以站出来,给孩子做个榜样,我们大人做个饼图,孩子督促大人。
慢慢来,一切都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