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友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千人献词团四位领诵员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49-3545-10-4——全市49所大中小学、少年宫,3454人参与选拔,10名学生进入领诵预备队,最终4人登上领诵舞台——彭友馨是这四分之一。
这就是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吧?
“别人家的孩子”,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理解,它的积极面代表的是——品学兼优、性格完善、特长突出。
如何把自家的孩子培养成为其他家长嘴里“别人家的孩子”,理论、方法林林总总,赏识教育、有效陪伴、榜样垂范等等等等。就着国家“双减”、“双增”的提出,咱们选取其中一个点探讨一下,借助兴趣、特长的学习,培养所谓“别人家的孩子”。
以彭友馨入选领诵员为例,从选拔、训练到最后登上舞台的整个过程,不难看出,少儿时期的兴趣培养,或者说特长练习,是彭友馨成长为“别人家孩子”的加分项。
领诵员选拔时,彭友馨刚刚步入小学六年级下半学期,然而,在学习舞蹈的道路上,她已经走过了9年。3岁,许多孩子还在妈妈怀里撒娇的时候,彭友馨就和把杆、地胶、大镜子成了朋友,热身、基本能力、舞段舞目成了每周的必修课。这一练,就是9年。持之以恒的舞蹈学习,塑造了彭友馨挺拔的身姿、端庄的仪态以及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而这些,最终成为彭友馨入选领诵员直至脱颖而出的助推剂。
以往,提起兴趣、特长培养,经常听到声音是,“浪费时间”、“浪费钱”、“哪有文化课重要”,有的更直接,“考试又不考”。
“考试又不考”,意思是小升初、中考、高考,特长不是必考科目,所以不必学习——然而,两个“意见”,让这种观念成为再也翻不回来的“老黄历”。
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称,力争2022年全面实行美育中考。
说起考试、分数、升学这个稍微“功利性”的话题,兴趣特长带来的益处,身边有个例子。
我们在北京的机构有位学舞蹈的小姑娘,身材比较高,但是有些“壮”。小学中高年级,爸爸说,咱们吃不了舞蹈这碗饭,别学了,耽误文化课。妈妈坚定了一次:除了文化知识,还是要有一技之长,万一将来用得上呢。于是姑娘坚持下来,并且凭舞蹈进了学校的金帆团。小升初那年,这个“万一”还真用上了!姑娘期望的学校是师大附中,但她所在的小学不在招生片区,一件没有希望的事情,却因“特长”带来转机——师大附有两个舞蹈特长生名额,不受片区限制——姑娘过关斩将、如愿以偿。三年后,再次凭借舞蹈特长,顺利考入师大附高中。
如今,特长生、划片儿、加分等名词,逐渐淡出视野,但是,初高中以及大学,对于升学者的“期望”却越来越明确——除了看文化课成绩之外,还有上文提到的“品学兼优、身心健康、兴趣广泛、特长突出”。
有的家长说,又是文化课,又是特长课,哪有那么多时间精力“看(管)”着呀!事实上,大部分“别人家的孩子”不是“看”出来的,“自律”是他们通配的标签。体育、音乐、舞蹈、美术等兴趣、特长的练习,对于孩子自律、自信、独立等完善性格与人格的养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任何一项兴趣爱好,要想成为一技之长,都需要长期、反复的练习,许多时候甚至是机械、枯燥的。然而,也正是这个过程,磨练了孩子的意志,逐步养成自律的人格力量。继而,这份意志力与自律的精神,又支持孩子解决学习、成长乃至今后工作、生活中遇到的诸多困难。
彭友馨朗诵的献词中有一句,“妈妈对我说,在每个人心中,中国共产党都是光荣的模样”。教练老师要求“妈妈”这个词要喊出画面感,不能太实,也不能太虚,自然而深情。彭友馨特长学的是舞蹈,没有练过朗诵,一下卡在这个点上,几次急得想哭。然而多年舞蹈训练的经验告诉她,无数次反复的雕琢,才是达至目标的“捷径”!于是彭友馨在训练队里见到老师、同学就喊“妈妈”,喊完之后问人家的感觉、请老师帮她指导,真的是“不用扬鞭自奋蹄”!最终,这份辛勤的付出,为她赢来舞台上的璀璨绽放。
彭友馨参加领诵员排练的那段日子,正是小升初的关键时期。她圆满完成排练任务的同时,文化课作业依然保持“全勤”!无独有偶,考附中那位姑娘也是如此。外出参加演出、录制,有时需要一整天,她总是能在活动的间隙,找到时间温习功课、完成作业。
坚持不懈的特长训练养成的自律,为孩子成长带来的益处,可见一斑。
说起演出、比赛、录制,许多参加特长学习的小朋友都经历过。据说,“世界上最让人恐惧的十件事情”,排在第一位的不是“离开人间”,而是“在公众面前展示自己”。拥有一项令人骄傲的特长,又不断在公众场合克服胆怯、突破自我,孩子的自信就会越来越强,正所谓“勇气常常用,胆量自然来”!
机构有一位小女孩,刚来时内向腼腆,总是躲在妈妈背后,上课也不允许家长离开她的视线。三年的舞蹈训练与比赛表演,姑娘渐渐变得开朗而勇敢。有一天,妈妈兴奋地对我说,孩子们在学校做游戏,输了就表演节目,女儿选的题目恰好不会,于是落落大方地说“我给大家跳支舞吧!”。孩子的这个举动,让当妈的又惊讶又激动——这是女儿成长“史上第一次”!她本来担心闺女为难窘迫,没想到,闺女不但接招,而且赢得了全场小朋友的掌声!妈妈和我交流时,喜悦与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这不就是我期待她变成“别人家孩子”自信的样子嘛......
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品学兼优、性格完善,需要多方面的培养与锻炼,而特长学习无疑是个很好的“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