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魏晋寒
图片来源‖网络
在《道德经》中,有什么一句话:“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意思是说:翘起脚尖想站得更高,反而站立不稳;一步跨作两步想要走的更快,反而不能前行。
生活当中,我们总会给自己制定各种各样的计划和目标,让自己的人生充满动力和方向。
有目标是好事,好的未来都是规划出来的。然而,倘若我们的目标太多、太大、太杂、太主观、太固执的话,我们的人生未必能够得到应有的成就和收获。
前段时间,读者@阿江给我留言,询问道:“月薪1万的我,是继续留在一线城市打拼奋斗,还是回到省会城市寻找机会。”
阿江今年29岁,是一名乐观自信的大男孩。大学毕业之后,他满心向往的来到北京闯荡历练。断断续续换了3份工作,目前在北京一家培训机构任职讲师,月薪1万左右,还有一定的年终奖励。
在这个行业里,阿江的工资并不算低。然而在房租、交通、吃穿、人际应酬的分割之下,他的钱包里也根本攒不下多少钱。
随着年龄一点点增加,阿江渐渐开始焦虑起来。虽然自己名牌大学毕业,工作能力与日俱增,老板欣赏,同事和睦,但是依然抵不过房子、车子、结婚这些实际问题。
现实当中,很多年轻人有着和阿江相同的处境——向往一线城市的生活,但是跨不过留在一线城市的门槛。
这个时候,我建议给大家提一个建议:“人生,要学会退而求次,该退一步就退一步!”
在一线城市待不住的人,可以选择二线城市;二线城市待不住的人,可以回到家乡地级市……
以上“待不住”的意思,并非字面上的“混不下去”。而是根据自身能力、学历、家庭、关系、机遇等等因素,无法长时间的良性发展。(注意:是良性发展!)
要么实力不够,要么风险太大。
尤其当我们的年纪超过三十而立的时候,换个城市环境、换种生活方式的成本将会越来越大。相较于那些从一而终的人们来说,我们选择新行业、新工作、新城市的竞争劣势也会日益突出。
所以,早一步行动,早一步割舍,未尝不会赢得新的机遇。
带着一线城市的工作经验、行业信息、思维认知、财富积累回到小一点的城市,未尝不是好的出路。
人不仅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更要待在力所能及的环境。真正能够留在一线城市的人并算不少,但是在庞大的基数之下依然显得凤毛麟角。
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总会存在这样的顾虑:“小一些的城市,工资太少,又没有对口的行业工作。”
但是退一步再说,大城市工资确实很高,又有对口的行业工作,真的能够给予我们良性发展的未来吗?
倘若你能力有限,资源不多,吃苦能力又不强,那就不要难为自己或者家人,非要在一线城市买房买车,非要留在一线城市出人头地。
我们应该明确自己人生奋斗的意义是什么。在我看来,人生最应该追求的是三件东西:
第一:良性发展的未来;
第二:和睦健康的家庭:
第三:力能所及的满足感。
某个城市能够给予我们这三样东西,那么我们就可以驻足留步。不必羡慕别人,也不必回头遗憾。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生,退一步往往才能找到幸福。
所以,我建议大家可以把“一线城市”当成人生的跳板,在几年的时间内。努力学习一些工作经验,积极掌握一些行业动态、提高自己的思维认知、多攒一些启动资金,如此才是一线城市带给我们福利和机遇。
“专业对口”固然重要,但也不能束缚了自己。
最终回到小一点的城市,利用信息差异和认知差异,给自己争取更多的机会。只要我们积极作为,小一点的城市,往往可以获得更加广阔的机遇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