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苏杰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看到第二章《一个需求的奋斗史》,讲到关于需求的部分。需求可以说是一个产品工作的源动力,虽然一天到晚在说需求,但实际上,到底什么是需求?因此,想通过这篇文章,来谈一下自己对“需求"的一些探索。
需求的定义
维基百科上对需求的定义如下;
需求,就其基本意义讲是需要与欲求的意思。需要是机体的一种客观需要,而欲求则是一种主观需要。
这是单纯地从字面上对需求的定义,我觉却是最正确直白的表述。正因为受到各种主客观环境的影响,才产生了我们对某事(物)的一种需要和诉求。套用书上的一句话
需求的本质就是“问题”,问题的本质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作为产品经理,我们每天都在设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其实就是在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
瞎扯一下,我觉得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就是因为人们遇到了太多的问题,在解决了一个问题之后,又会衍生一个新的问题,问题是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因为想要一匹更快的马,所以福特跑去制造汽车,解决了人们的出行问题,结果产生了能源的问题,因此造成了石油的大量开采,结果产生了环境污染,为了保护环境,又有了清洁能源的开发……恩,所以遇到问题,同志们不要烦恼,说不定你解决了这个问题,社会就进步了。(其实你太天真了,你解决了这个问题,更大的问题又来了。)
用户需求VS产品需求
查了下谷歌和百度,没有找到相关的对这两个名词的解释。苏杰在书中的解释如下:
用户需求:用户自以为是的需求,并且经常表达为用户的解决方案。
产品需求:经过我们的分析,找到的真是需求,并且表达为产品的解决方案。
需求分析:从用户提出的需求出发,找到用户内心真正的渴望,再转化为产品需求的过程。
用户需求实际上是用户在遇到问题时,提出认为的可以解决他问题的方法。但通常用户仅仅是基于其当前所处的一个状态,提出的这个问题。而对于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用户本身并没有去关注。而产品需求,就是产品经理经过分析,通过挖掘用户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源,从而提出的解决方案。
在实际工作中,我觉得很多产品经理实际上是"用户需求=产品需求“,我们所谓的产品需求通常就是根据用户的要求设计对应的方案提交给技术进行实现开发,并没有深入的挖掘用户需求产生的根源,而给于真正能够解决用户问题的东西。一个好的产品经理,所提出的产品需求其实现后应该是超出用户的心理预期的。
需求分析,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没有长期的实践及总结,很难真正的发现用户的真实想法然后实施相应的策略。大多数时候,我们的工作状态都是,用户提出了他们的需求,然后我们就想办法解决他这个问题,绝大多数产品经历的需求分析就是拍脑袋,比如我……泪奔,以后要好好的研究需求分析。。。
需求的来源
虽然说需求的来源来自于用户,但实际工作中,我们最常遇到的情况是:
1.老板想要做一个什么东西,老板觉得这样不行,要改成这样
2.来自于公司其他部门,例如业务部、客服部、运营部提出的需求
3.来自于竞品
4.来自于产品经理自己发现的问题
大部分产品经理自嘲为功能经理,就是因为,到你这里的时候,都是基本要做的功能了。。。什么和用户进行360度亲密接触,去发现用户的问题,创造一个需求来引流潮流,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咸鱼翻身了呢。
需求的管理
需求的管理,我觉得是最需要做的工作。通常我们接收到各种各样的需求,但却没有将这些需求汇总程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需求管理。这方面的工作我觉得是目前我自己极需要提高的。
理想的状态,我觉得需求管理是一个采集-分析-筛选-管理的过程
采集
我们通过各种途径接收到用户需求,并将所有的这些用户需求简单的进行记录,这是初始的工作。通常,大多数情况,需求采集应该都是通过口头上或者通过QQ、邮件等方式零碎的获得。采集的过程应该说是属于特别碎片化,也因此,很容易造成需求的丢失。
分析
将采集到的所有需求进行分析,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哪些有用,哪些没用,哪些是真的存在的,哪些是不存在的。分析的话,应该有一个衡量的标准,以此标准来作为分析的依据。
筛选
筛选就是对分析完成的需求进行种类的归集,优先级的排序。哪些功能是紧急的重要的,哪些是紧急的但不重要的。哪些需要这个版本完成,哪些可以等以后进行迭代。筛选的过程同样要有一个依据。
管理
定期的对需求池进行整理,哪些需求实现了,需要剔除,哪些需求的重要性变了等等工作。实际上,没有养成习惯的话,很容易在进行记录以后,就没有在对需求池进行维护了
在实际的工作中,有做个几次需求池,但通常都成了一个表面功夫式的举动,并没有很好的发挥其效果。
结语
这篇文章写得很艰难,中途没有保存重启电脑,导致需要从头再写,实在是很心酸的一个过程。主要还是在于,写这篇文章超出了我当前的能力,一方面在于需求管理分析这一方面本身做的比较少,另一方面准备工作做得也不足。仅是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而得出的一些思考,并且还很浅显。所以我自己都觉得今天的这篇文章特别水,完全没有质量可言。后续如果有机会,积累了关于需求这一方面的经验知识,会重新写一篇相关的文章。所以,还请看这篇文章的人见谅。事实证明,没有足够的积累,仅仅凭借一点粗浅的皮毛,下笔将会非常艰难。
这篇文章唯一的可取之处,就在于在动手之前,我进行了文章结构的梳理,逻辑上会比较清晰。附上文章构思的思维导图:
【参考文献】
1.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