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幅画线条流畅优美,光影细腻精准,可能这时我们就会想,如果我也能画出这么流畅准确的画面就好了,也许同时还会加一句评论“请问你的手是在哪买的”。
要说绘画这件事跟手还真没多大关系,如果把公认画的好的人双手绑起来,恐怕用嘴叼着笔也仍然能画的好。
那么既然手没用,画画总需要靠眼睛,刚学绘画时我们会接触很多练习的内容,素描,临摹,色彩,最后还要扛着板子去写生,想要练习的好,观察必不可少,为了抓住物体的形状形体,我们可能要盯着一个东西看半天,打好形状了又要盯着看光影,总之,观察的时间至少也要大于实际动笔的时间,所以想画好的关键是观察吗?
这个答案比手靠谱一些,但请思考上面的练习内容,全部是复制已经存在的东西,而只要是复制就会有一个伸手可够的天花板。观察是很重要的技能,而且练习过程中会不断有”我画的越来越好了,这说明我的观察越来越敏锐了的错觉“,实际上跟着一起提升的还有另一个看不见摸不着,无法描述的东西,叫做审美。
谁都有审美,千万别以为只有天赋异禀的人才能使用审美这个武器。
但如果今天想要讲清楚审美究竟是什么,这似乎又成了一个好像是玄学的概念,这是个需要感受才能理解,而非可以使用语言精准描述的东西。
为了让你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审美,请你回忆一下照相的经历。照相设备多种多样,如今已经方便到使用手机就可以轻松获得好看的照片,因此这是个只要你想做,就没有门槛,并且没人会为此而阻止你的事情,所以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有过照相的经历。当我们看到一个画面,不管是有趣的事,美丽的人,还是仅仅是没什么内容但就是单纯好看的风景,举起拍照设备,寻找各种角度,观察着取景框中的画面,直到我们满意的那一刻,按下快门,记录下了这个你认为当前最完美的画面,不够完美?没关系,只要你想,随时都可以重复刚刚的动作。
为什么要插入照相这件事呢,这就是一个将你的审美体现在画面中的最好案例呀!你看你不会举起相机随便的一个角度就按下快门,这说明你认为有些角度好看,有些角度不好看,拍完之后也有可能对画面不够满意,这说明你觉得当前拍的不好,而实际上应该有更好的画面,如此才会再次举起相机重新拍照,对眼前的美丽进行了一次次的审判,这不就是审美吗!
但审美的能力是有差别的,每个人的审美都不尽相同,而有的人能突破个人的局限,认识到别人的审美,甚至是更深层次的审美,这就是审美的提高
反过来说,绘画就是将心里觉得好看的画面画在纸上的过程。技艺的不断磨练可以让你画的越来熟练越来越接近心中想象的那幅画,但最终一幅画好看与不好看,则取决于心中那幅画的样子。
就像举起相机拍下照片,相机再好像素再高,对着一坨狗屎也肯定不会拍出美丽的画面,因此画好的终极能力就是提升审美,提升对美的鉴赏,如此一来,心中的那副画面也会变得越来越好看,进而控制我们实际画出的东西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