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想过,007-125班班长是这样的人……

【这是薛娟的第58篇原创】


今天“几年来重新”见到杨颖同学和第一次见到杜志宽同学,谈谈面基的3点感受。

杜志宽同学我们是第一次见面,

而大家熟悉的125班班长杨颖同学,我们到现在已经认识3年了。

首先粗略交代一下,我们一路走来的历程:

刚开始我们认识是2015年国庆,当时的她是一个大二的学生,到R公司参加国庆班,而我在那里是工作人员。

国庆班后,接着她成为助教,我是她上司,当时的我们怀抱着帮助更多大学生的梦想,在共同领域耕耘,常常很晚很晚才睡,但很开心,因为确实帮助了很多的人。。。(这期间发生过很多有趣的事,以后有时间可以慢慢道来)

再后来,她有新的选择,离开R公司,但也一直在帮助她身边或者通过互联网联系的大学生,我们也一直保持联系。

接着,我离开R公司,来到深圳。毫不夸张地说,是她支持着我走过从R公司离职,到深圳这个一线城市最难的那段时光。

到今天,离上一次见面,我们有一年半没见了(真是几年没见了的感觉),但中间一直保持着联系。。。

虽然从前我是她上司,也比她年长3岁,无论是认知、思维、执行力,仿佛每一次与她交流,都能刷新我对她的认知。

好,粗浅地把我们的故事交代完毕,重点讲讲今天的3点收获。

1、接触一下不同的想法,可以打开思维的盲区。

在我们午饭之际,谈到关于高考的话题。刚开始,我更愿意听杨颖去阐述,为什么呢?因为她的高考历程更符合“屌丝逆袭”的历程。我认为一个人从失败走向成功的经验是最值得借鉴的。

但杨颖提醒我说,可以听一下志宽的阐述,因为他刚刚经历高考,感受会更深刻。

当我认真听志宽阐述的时候,发现的确是这样,比如他提出来鼓励一个人正确面对高考,应该是真正找到痛点。这一点就挺新颖且我没有做到的。这个角度的确是我的一个思维盲区。听他的阐述,终于发现原来还有这么一块,是我没有关注的。

2、有一个一起走过、一起成长的朋友多么珍贵

比如我和杨颖,可以说是一起走过、一起成长的3年,所以我们的交流甚至不需要解释太多。我了解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像她也了解我,虽然这三年,加起来的时间可能都不超过10天,但每做一个决定、一个打算,我们都是会跟对方去说的人,尤其是杨颖,对于她认为好的东西,她一定会安利给我。包括李笑来、007都是她带给我认知。

我在R公司也有玩得好的朋友,但他们可能不是完全理解我现在做的事情,现在也有特别好的朋友,但他们并不知道我曾经在R公司的经历。并不是说这些朋友不好,这些朋友始终是我的朋友,也有很多我们一起走过的时光,但是交流时,还是一路走过的人与你更同频。

长期的朋友,人品很重要。比如对于杨颖,无论她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我会尽我所能,对于我,她也尽心尽力在帮助我。因为我很信任她的人品。

3、杨颖这次过来,本来是打算短租青旅,但是在一个007那里得到信息:深圳有一个毕业生暂住的青年驿站——意思就是刚毕业的毕业生来到深圳可以免费住7天。想想如果下次 有毕业生朋友来深圳,是不是这个信息提供给他/她,其实也是一种价值的体现。毕竟来深圳,刚开始的阶段还是不容易的。

但是我来深圳,竟然从来没有听说过。虽然这不是一件大事情,但也投射出来一个事实:我还是有很多不知道的事实和信息。互联网时代,很多公司的盈利模式其实就是运用了信息的不对称,但在信息这块,目前还是处于的下游,就是这个信息众所周知了,可能我才知道。

总而言之,

如果说7年就是一辈子的话,我的这一辈子就是从进入R公司开始的,也就是2015年。

如果总结这一辈子到目前为止收获最大的部分:

一是收获了一部分软技能方面的底层逻辑,

二是收获了杨颖这些上进、正向的朋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