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分享第207天
洛克定律
这是一个人生中不断尝到成功的定律,是科学的阶段目标,有了这个清晰的目标,你就可以不断地向着这个目标前进,哪怕步履蹒跚,也不要紧。
洛克定律的提出者是美国马里兰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埃德温·洛克,他同时也是著名的管理学家。
1967年的时候,有一位名叫扎努克的人通过朋友介绍找到了洛克,扎努克说自己的电影公司这些年碰到了一些的问题,很多影片原定的档期一拖再拖,连续很多年每年的年度目标都不能完成,并且还有下滑的趋势。
在洛克接触的众多员工中有一个叫阿兰·莱德的年轻人,他手底下的人也认为这个年轻人很有能力。于是洛克找到莱德,询问他对工作的安排,有什么经验。莱德想了想说,他处理问题的方式来源于他的爱好——篮球。小时候他的父亲为了让他能摸得到篮筐,于是在家里装了一个可以升降的篮球架,随着他的成长,父亲隔一段时间就把篮球架上升一点,一直保持他努力跳起就能摸得到的位置,于是莱德就养成了制定刚好能摸得到的目标这样一种习惯。
洛克和莱德的谈话之后就陷入深深的思考,终于恍然大悟,这个公司的问题就出在目标的制定不够细致,不能把一年出500部电影作为一个目标,而是要把500部电影的制作工作量细分到每一天,制定类似配音小组今天30个镜头要配音,剪辑团队今天有一百个小时的视频需要剪辑加特效,这样的目标才是可以实现的目标,一个一个这样的目标积累下来,自然而然的就完成了一年500部的发片。
洛克向扎努克提出了这些想法,并且推荐了莱德负责计划的制定,这些建议都得到了扎努克的认可,并且很快开始实施,即使面对行业不景气的背景,还是让公司在1971年走出了困境。陆续推出了《星球大战》三部曲和《巴顿将军》这样经典的作品。这家电影公司就是鼎鼎大名的二十世纪福克斯。
埃德温·洛克也在1968年发表的《管理的实践》一书中谈及此事并总结出了“洛克定律”:方向正确又有挑战性的目标才是有效的。跟登门槛效应和篮球架效应异曲同工之妙。
洛克定律告诉我们 :确定目标,专注行动
1、有目标才会成功;
2、目标要“跳一跳,够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