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记忆会说话,那它的语言应该够几十万字了吧。
小的时候,不懂生离死别;长大了,身边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快麻木了。
第一次有分离感的伤痛是在我家的猫猫狗狗离开我的时候,小黄猫,有条纹,刚来我家的时候喜欢闹腾,翻上翻下的,我妈怕它跑了,就给它系了一个短绳子,可它天性不易驯服,在床的横木上也是搞得天翻地覆,每次动作最大的就是它,一个劲儿的想要挣脱绳子的束缚,回归自由,后来等它长大了一点,妈妈就把它放了,我们对它甚是宠溺,有啥吃的就给猫一点,分一些自己食物给它,他和我们的关系就变得很亲密,对任何人都不怕,俗称不怕生,你摸它,它会很顺从的在你的身上蹭来蹭去,有的猫啊,看见人就跑,我都怀疑它是不是得了孤独症,与我家的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与我们相处的日子也就八九年的样子,它就是一只温顺的猫,怎么弄它, 它都不会发脾气,有几次很少有的情况,我看见它发怒,把它的身子拱起来,尾巴的毛根根分明,嘴里发出一种很具有攻击力的声音“呋!”,哈哈,吓得我汗毛都立了起来,它咋了,我心想,怎么发这么大的火,还不时的用好久不用的爪子挠别人,我顿时就紧张了,其实它很少这样。
它几乎每年都会生一胎宝宝,一胎五六个左右,然后我们会慢慢的给它多喂一些食物,让它有足够的营养给小猫仔们,每次都顺利长大,有一次生了一只天然残疾的猫,没有爪子,我心疼它走路不便,一丁一丁的,每次其他的猫仔们迅速的跑跑跳跳时,它就在旁边一跛一跛的,相比其他的猫,它慢极了,行动不便,真的很可怜。大约是在我初二的时候,爸爸伤心的告诉我,大猫死了,我当时心里特别难受,毕竟它是我童年宝贵的记忆啊,它伴我走过了春夏秋冬,每个冬天我怕它冷,就把它放在我的被窝里暖着,我把手臂放在它的头下面,给它枕着,这个姿势就是我们习惯的睡姿,我把它铺在床上,头按在我的手臂上,我不会翻身,怕压着它,由于第一次有了爽的感受,它对这产生了记忆,每到冬天,它就会习惯性的跑到我的床上,钻进被窝里,享受热气的舒适,就因为这个,我好几次还挨骂了。
第二次感觉到离别是在我小学时候,每次我们在一起玩的同学,慢慢因为学习成绩两级分化之际,来到了不同的高中,大学,真的就感觉自己被分到了一个差生堆里,后来我发现他们都各自有优点,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的解决生活,学习的方法,于是没有以前那么沮丧了。
还有村子里的人相继离去,老人年纪大了,会得各种病,离开深深眷恋的热死腾腾的人间,然后尘归尘,土归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