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买这本书的原因是在网络上看到一篇帖子说到属于十二星座的书,《雅舍谈吃》是属于金牛座的,所以买来试试,看完发现确实很适合,尤其适合我这样爱吃的人。不过也自从看过这本书,再也不敢自诩为吃货了,顶多算好(hao四声)吃,因为我发现真正的吃货是会吃会做还会写的,而我连会吃都算不上。
不过我也从梁实秋先生的这本书了解到了以下几点:
一是吃什么
在书中我们就可以品到各类珍馐美味,熊掌、鲍鱼、海参等,还可以尝平常小吃,面条、粥、汤包等;可以吃耳熟能详的东坡肉、佛跳墙等,也有看其名不知其实的芙蓉干贝、西施舌等;可以吃独具南方特色的腊货,也可以吃只有北方才有的豆汁儿;可以吃遍中国各大菜系,也可以试尝西方特色的麦当劳、奶酪。除了各种菜色,书中也介绍了相伴的饮酒和喝茶。
二是到哪吃
在什么地方吃什么东西都是勉强不得的。北京的豆汁儿,金华的火腿,正阳楼的烤羊肉和烧饼,全聚德的烤鸭,扬州的狮子头,西湖的醋溜鱼,吃海鲜当到闽地,“闽人善治海鲜当推独步”,“上海沈大成、北万馨、五芳斋说供应的早点汤包,是令人难忘的一种”,玉华台的汤包才是真正的一汪子汤,吃莲子当吃湘莲。吃遍古今,从天南吃到地北。
三是怎么吃
吃的东西品种那么多,但是每个人做法不同,而且会根据个人喜欢有所调整。比如狮子头,做为雅舍食谱中重要的一色,首先就要取材精,要注意切割;加芡粉应该抹在手上,蒸的时候要放冬笋或者黄芽白垫底,吸油;芙蓉鸡片即取鸡胸肉,细切细斩,使成泥,然后以蛋白搅和成一体,略无渣滓,入温油锅中摊成一片片状;炸丸子的时候先用温油炸到八分熟,捞起冷却,在快要食用时投入沸油中再炸一遍,这样便可使外面焦而里面不老,我想炸其他食物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引用此法。书中还有很多的食谱可供读者参阅。
当然,此书除了教会我们吃,更教会我们从吃中学到的道理。任何事物都会跟我们的生活和人生有关,主要看是否善思。序言中就有说“人吃,是为了活着;人活着,不是为了吃。”不要仅仅成为“饮食之人”就好,我们还要从吃中有所悟,也要讲究文化,讲礼仪,注意吃相。作者从一碗萝卜汤的做法联想到做文章的道理,我们在做食物的时候是认认真真的研究和制作还是更多的时候只是为了填饱口腹?多一点思考,多一份心情,想必做出来的食物的味道也会有所区别的;另外作者的豆腐干就因过美国海关的时候还被工作人员请来了农业部的人鉴定,其实每一道菜,每一次就餐也都可以成一个故事,如果记录下来,想必也是人生一大乐事。
但是作者也说了“人生贵在适意”,餐桌的礼仪要重但也不要太重视,如果吃什么都先思考一番那未必又太显刻意,大煞风景了,更多的时候我们选择的还应该是“谈美味以寄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