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打磨坚持这个概念:
一、需要坚持、努力才能做好的事情,说明骨子里压根就不愿意,就可能做不好。
打开“半途而废”这个锁头的钥匙,不是“毅力”,而是“骨子里认同的意义”。也许大多我们坚持不下来的事情,是因为找错了钥匙。那些需要坚持的东西,压根就不是我们想要的。
二、不需要坚持,把事情做好的三个技巧
1、赋予这件事重大意义(对自己有什么好处)
充分想象这件事的完成,对你的工作、生活、社会、社交等都有哪些意义呢?
以写书为例,我们来思考一下对自己有哪些重要的意义呢?
(1)某种新的意义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讲,树立了一个新的flag,生活追求的意义。不一样的人生阶段开始。
(2)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写书让你系统化去思考这个行业的脉络、知识框架体系。为了能够达到出版级别,你需要看更多的文献材料补充自己薄弱的环节,完善对这个行业的认识和理解。
(3)找到结识大咖的钥匙:大咖到一定层级喜欢和具备一定文化属性的人打交道,写书让你具备一个文化属性的标签,最起码在这个领域你是具备权威的,有机会认识更多的人。
(4)结交行业内朋友:写书,其实是对自己思维的一次整理,让你的思想更具备洞察与洞见。行业圈的人,愿意去交往具备洞察力和思考力的人士。
(5)社会影响力:写的好的书,在历史长河中是具备长远的影响力。别忽视了这种影响力,或许10年后,你会感谢当年写书的自己,因为它跨越了时间,认识了更多的读者。让你有机会与未来读者对话。
(6)经济价值:把未来做成某件事情给你带来的回报“均摊”到每天的任务上。稿费也是一种额外的非工作收入。
(7)清晰的思路:就算是写书没有写好,但是一旦开始写作,就必须组织成文字,将网状的思维组织成结构化的逻辑用线性的语言表达出来。
2、如果不做这件事对你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对自己有什么损失)
可以从三个维度分析:
(1)如果我没有这项技能,那现在有什么事儿我根本做不了?根本没有机会?
如果不写书,那么在这个行业的洞察、大家对你的认识标签仅停留在见过而已,很多重要场合和机会轮不到你自己。比如现场会、分享课都会错过机会。
(2)在将来我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会失去怎样的机会?
过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将来的事情不好说,但是却有客观规律存在,未来的你,取决于当下的你所思、所想和所作为。
(3)如果我最终仍然没有掌握这项技能,我就跟哪些人是一样的?他们的生活究竟因此有多么凄惨?
作为产品经理,除了具备扎实的需求分析和文档编写能力以及敏锐的商业思考力,洞察力外,行业影响力是重要部分,这是成为专家的开始。那么在职场可替代性就比较强。
3、社交,是学习的一部分
社交,是人类这个作为动物性属性的本质特征。社交让我们不孤独、找到归属感,同时也增加了对自己的认识和反馈。于是网上有了抖音、简书、朋友圈,这些社交都让自己感到分享后的开心。赶紧给自己注册一个账号吧,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和那些你认为有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