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的听课、研课,紧张而又充实。
每一个参与听课的老师皆是怀有敬畏之心的课堂观察员,聚焦一名孩子或一组孩子,观察并记录他们的学习历程;研课时,执教老师按照自己的课堂设计环节谈设计意图、学情掌握,以及两者对比之下自己的所想,观察员讲自己观察的学生的学习故事,然后以故事为依托,谈自己的意见。你的描述引发我的思考,解释自己的思考,在一次又一次的倾听、描述、解释中教育理念发生转变、教材解读走向深入、课堂驾驭又得新招;你的茫然、你的困惑、你的不解……皆在大家的诚恳倾听、描述、解释及现场演练中化作青烟飘然而去;安全的氛围簇生智慧的火花,生长就这样真实地发生着……
课堂是真正体现师生成长的场所,亦是师生合作修炼的场所!
复习阶段的内容选择务必建立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复习的目的是查缺补漏(知识角度的、学生角度的),从而让知识在孩子们的脑海中系统化。
对于课堂上的练习,我是这样认识的:孩子们依据自己的认知与教师出示的每一道题发生零距离的触碰(独学);在这个基础上,与同伴的认知发生碰撞,彼此间通过倾听巩固知识,通过交流化解疑惑,通过串联深化学习……这就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其实就是互惠学习,即通过同学之间的切磋和对话,丰富学生原有的经验,深化学生对某些事物的理解,建立知识之间的网络!这种关系的建立让更多的学生得到倾诉和表达的机会,孩子们的经验和知识进一步显性化,也让他们充分地表达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同伴之间的互助得到解决。所以说,合作学习让学习逐渐减少对教师、对答案的依赖,学生之间互相倾听、互相倾诉、互相学习,调动了所有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了每个学生对知识的细化、组织和运用能力,并同他人合作向未知的世界发起挑战(组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巡视,搜索提炼典型故事,或是孩子们认知的分叉点,又或是孩子们的精彩生成……,全班公共分享,将学习走向深入,这亦是课堂厚度的体现!
学习中孩子不倾听,霸占话语权、不会倾听,怎么引导?在儿童中培育相互倾听关系的第一个要件就是教师自身悉心倾听每一个儿童的心声。要培育相互倾听关系,除了教师自身成为倾听者之外,别无他法。谦逊的俯下身去,仔细的观察学生~从微妙的表情变化中、从喃喃的低语中、从细微的动作中读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对学习的参与程度、对学习的理解程度等信息,并且根据学生的各种身心反应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而不是沿着自己预设的路线毫无顾忌的走下去。
善于倾听的老师会通过坐下来、俯下身等动作降低自己的高度,在与学生平行的视线范围内关注他们的动作和发言。善于倾听的老师在教学时语言凝练,把自己的作用发挥到极致的同时,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就给希望表达的同学们;音调较低,让学生感受到柔和的氛围,声音高会有强迫感和不适感。善于倾听的老师能够关注到每位学生的发言,不区分学生发言或理解的好与坏,不折不扣的全盘接纳。并通过合适的方式将这些发言串联起来,使同学们不但感受到自己得到了应有的关注,而且还意识到通过其他伙伴的发言,自己的回答得到了延伸。
倾听是教学中教师活动的核心,接纳发言的三个角度:一是认识该发言是课文中的哪些词语所触发的,二是认识该发言是其他学生的哪些发言所触发的,三是认识该发言同该学生自己先前的发言有着怎样的联系。这就在无意之中培养了学生之间互相信赖和倾听的关系。
如果没有经过倾听阶段,即便学生发言再怎么踊跃,他们的意识都没有发生变化,很难获得质的进步,听,关注的是对方,是未知;而说,关注的是自己,是已知。真正有效的发言往往是以“听了某某同学的意见后我想到”的方式展开的,是以他人的语言为媒介生发出来的,每次发言都是在于他人的对话后形成的。
保持生长,是态度,亦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