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整体论
互联时代,管理需要的是「整体论」。管理整体论的 7 大原理,能够让企业更有远见,更能融入环境,更能与顾客在一起。当拥有整体能力的时候,企业才焕发出能量以及卓越的绩效。
原理3
成本是整体价值的一部分,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牺牲。
成本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元素,成本能力是实现企业经营绩效的基础保障,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把成本看成是独立的、必须消耗的要素,所以,很多企业会一直想办法降低成本,节约和改变成本结构。对成本这样的认知和做法,因其普遍性并取得了成效,至今都很少被怀疑和质疑。陈春花的观点:廉价劳动力不能保证获得成本优势,寻求低成本不能保证获得成本优势。
如何正确认识成本?首先一定要认识到,成本是商品价值的完整组成部分,成本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的牺牲。在考虑公司价值的时候,一定要记住成本是最重要的价值,成本损耗越多价值损耗越大,成本损耗越多在行业的竞争力损耗越大,一定要这样去理解成本。换个角度说,如果企业愿意在成本部分做牺牲,但是这种牺牲必须是有意义的,必须是获得价值并被感知到,这样的牺牲越大,价值获取越大;这样的牺牲越大,在行业的竞争力越大,唯有这样去理解和去行动,成本的效能才会被释放出来,因为,成本本身就是商品整体价值的构成部分。
在成本上如果没有整体的理解,牺牲的会是价值本身。比如,创业企业不需要有管理结构体系,如果创业企业有管理结构,那会是巨大的管理成本,这个成本是没有价值的,这是一种价值牺牲。企业到了一定规模,人员也超过几百人,管理结构还未形成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为管理结构是用来承担风险控制,是用来培养成员,是用来为未来布局的,此时的管理结构是用来做价值分配的,必须有一部分结构与现在的业绩没关系,跟未来的业绩有关系;必须有一个结构与绩效没有关系,与可控性有关系。在规模企业中管理结构具有价值贡献,初创企业中管理结构是价值牺牲。是牺牲价值还是创造价值,这就叫成本习惯,一定要有这个习惯。
成本是一个价值牺牲,是让价值牺牲有意义还是让价值牺牲无意义,这是企业自己可以决定的。重要的是:
第一,在员工身上的投入和在顾客身上的投入,在成本上都是有意义的价值牺牲;廉价的劳动力不会带来成本优势;有效的顾客才会带来真实的绩效。
第二,没有最低成本,只有合理成本。产品和服务符合顾客期望,即为合理。
第三,成本是品质、吸引力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