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里关于《见识》书本的讨论,让我想起自己刚拿到这本书时阅读中的种种不接纳。
因为时间特别赶,没有提前准备,是在共读营开始的第一天阅读的,上午从7点多开始读第一章,读完一遍,我竟然没读懂内涵的逻辑。我想就是是信的集合,那能放入一章,总是有他的原由吧。
于是读了第二遍,总算勉强自己理出了头绪。站在一生的高度去设计人生关键节点,关键事。
可就是如何站到一生的高度,需要思考和践行的啊。
向死而生的豁达与通透,是怎是几句话就能参透的呢。即使有人曾经经历了生死的考验,可时间也会消磨掉。
抱着这样的质疑,进入了阅读。开始真得不明白为啥读书营要选这样一本书。我也问自己,我为何对这本书有着一份莫名的抗拒呢。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我知道是我的焦虑影响了我客观的判断。心有评判,就无法走进作者的世界。
我调整自己,让自己放下评判,试着去认真阅读。从第一章的质疑,慢慢改变,虽不至于喜欢这本书,但也不再排斥。
但昨天OO指导员在点评组的一席话又为我打开了一个视角。我读完整本书,除了感觉吴军老师特别会举例子,讲故事,没有其他太多的认同。可OO说,吴军老师的智慧就在他的故事里,道行有多深,就能从他的故事里看出多深的立意。
这句话真得一下子让我放下了对见识这本书的偏见。后面几天准备再好好读一读书里的小故事。
感谢OO指导员的点醒。
明天7:10分继续,我们不见不散